42(2/2)
这个严象是京兆名士,颇有胆识,文武兼备。由荀彧举荐给曹-cao-,最初担任督军。现在曹军占据扬州的寿春等地,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留在这里主持大局。
曹-cao-还要对抗袁绍,离不开荀攸、郭嘉、戏志才出谋画策,刘晔是宗室子弟,身份敏感。曹-cao-思来想去,只有严象可以留下。
各项事宜一件件的商议妥当,诸位将军陆续领命离去。
雨后-shi-热难耐,议事的时候,郭嘉强撑着精神,此刻,中军帐里只剩下曹-cao-和几位友人,郭嘉扯开外袍,倚着几案,蔫蔫地说:“听闻南方多疫,这鬼天气,吾往南方,则不生还。”
(南方气候-shi-热,容易生疫病,像我这种体弱多病的人,如果去南方,定然不能活着回来。)
大家都觉得这话十分不祥,荀攸啐了一声,道:“此话不吉利,勿要再说。”
曹-cao-瞪郭嘉一眼:“奉孝,怎么能在年纪比你大十几岁的人面前说什么不生还?”
戏志才拧眉,若有所思。
郭嘉只是有感而发,随口一说,这时也觉得不吉利,他洒然一笑,用酷似喝酒的姿势将碗中的最后一点汤药一口饮尽。
曹-cao-老怀甚慰,郭奉孝喝药,既不偷偷倒掉,也不耍赖,极其难得。
然后,只见郭嘉抛给戏志才一个求夸赞的眼神,被忽略之后,扯着戏志才的袖子,闹着要吃糯米糖糕。
曹-cao-和荀攸:“……”果然还是不能对某人期望值太高。
戏志才竟然真的挤出时间,挽起袖子,架一口铁锅,给郭嘉炸了几块糯米糖糕。外酥里嫩的糯米糕,裹一层桅子花,淋上红糖汁,曹-cao-看着也有点馋。
逆臣袁术覆灭,失落的传国玉玺再次回到天子的手中,许都朝廷的威望终于立起来,徐州、关中都有小割据势力归顺曹-cao-。
曹-cao-论功行赏,曹营诸将大多升官一级。其中夏侯惇领济-yin-太守,封建武将军。赵昂领陈留太守,曹昂任折冲校尉。徐州降将臧霸被任命为琅邪国相,孙观为骑都尉,他们的兵马仍然归他们自己统领。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多是暴脾气,天天都有将领在校场互相较劲,比拼武力。曹营现在热闹非凡。今日关羽和张飞斗吕布,明日张辽战张绣,后日许褚约战典韦。难为曹-cao-恩威并用,能镇得住这些人。
广陵太守陈登上贡鲍鱼。自董卓之乱开始,沿海地区的贡品断绝,相隔几年,百官再一次在宫廷宴会上吃到鲜美细嫩的鲍鱼,感慨万千。
美酒佳肴,荀彧只浅尝一两口,就放下筷子,目光掠过一处空着的席位,那是郭嘉的位置,他病着,没来赴宴。
东海相徐璆献传国玉玺,并在宫宴上替曹-cao-捧羹,态度谄媚。
司徒赵温看不惯徐璆的行为,当着百官的面,略带讥讽地问他:“君遭大难,还保存了这个(玉玺)吗?”
公卿百官神色各异,徐璆被逆臣袁术挟持,奉为上宾,欲授以三公之位,金尚等人都因为拒绝接受袁术授予的伪职,先后遭难,只有徐璆好好的回来了,还当众向曹-cao-献媚邀宠。
徐璆作揖,不紧不慢地回答:“从前苏武受困于匈奴,不曾坠七尺之节,何况这方寸之印乎?”
这话说的不卑不亢,以苏武持节自比,相当有水平。曹-cao-拊掌大笑,表徐璆为九卿之首的太常,掌管宗庙礼仪、礼乐祭祀,兼管太学博士的选拔。
庆功宴结束的第二天,陈登私下拜访曹-cao-,说小霸王孙策素有英雄之志,如果放任他在江东站稳脚跟,必定会觊觎徐州,乃至天下。希望曹-cao-派一些兵马给他,他原意替朝廷扫除江东的隐患。
陈登这番话,曹-cao-半点儿都不信。目前,江东还有豫章太守华歆等势力,孙策并不能独霸一方,况且孙策还派张纮出使许都,献上贡品以示臣服。
曹-cao-把江东的使者张纮给扣下了,当然,不是采用拘禁的手段,而是任命张纮为侍御史,让他没有理由回江东。
孙策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开开心心地接受了曹-cao-的封赏,担任讨逆将军、吴侯。
所以,曹-cao-不觉得孙策有什么太大的威胁。他认为,陈登说孙策有野心,是因为陈登的叔父、吴郡太守陈瑀谋夺孙策的地盘,被孙策击败。陈登想讨些兵马,去助他叔父。
对曹-cao-来说,下邳陈氏一族,能够左右徐州政务,豫章太守华歆、国子祭酒郑玄、名士管宁等人都是太尉陈球的弟子,一直以陈氏的门生故吏自居,这种世家大族潜在的威胁,远比孙策还要大。
不过,曹-cao-能得到徐州,多亏下邳陈出力,为了安抚陈登,曹-cao-许诺封陈登为伏波将军,并设宴款待他。听说陈登喜欢吃生鱼脍,曹-cao-还特意让人去请郭府的厨子来做这道菜。
陈登也是智谋之士,瞬间明白曹-cao-信不过他,若不是郭嘉还病着,他也不会独自拜见曹-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