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三,改错)(1/2)
次日,嘉帝以皇太后的名义,把江家、赵家以及福宁县主都召到了延禧宫。皇太后久不理事,身子骨又不算太好,是以在延禧宫理事的是端元皇后。
帝后同坐高台,共同处理福宁县主给赵世子下毒一事,因着不是国家大事,又涉及宗室,后宫宾妃无一到场,只留了几个惯常的宫女在旁伺候。
江赵两家经此一事,真是两看相厌,若不是顾忌此地不对,怕是早就对骂起来了,就是如此场合,赵家人也是红了眼眶,尤其看福宁县主,恨不能生吃了她一般。
也是,断子绝孙之仇,没有人会大度。
嘉帝像没看见似的,又是叹息又是心疼的说道“此事真是遗憾,也的确是福宁这丫头不对,让赵家蒙受了天大的冤屈”
既然知道冤屈,那就狠狠判啊!
嘉帝又道“福宁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从小性子就讨喜,就是皇太后,魏和大长公主也是爱极了她”
赵家人先是一喜,听到这儿,算是明白了。嘉帝这是在给福宁县主做铺垫呢,把皇太后,大长公主都搬了出来,为的就是让他们不要太得寸进尺,若他们不知好歹,赵家怕是……。
嘉帝一番恩威并施的话让一心愤怒的赵家人还是有了顾忌。
皇帝满意了,不着痕迹看了眼一旁的皇后。端元皇后是个爽利人,未语先笑“陛下说的极是,这福宁从小就长在跟前,被咋们给惯坏了,可这心真真是个好的,这事出了后,陛下同我也是怒极了,这天子犯法与民同罪,可如今牵扯的又是家事,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小两口吵吵闹闹的,也属正常,这妇随夫纲,赵世子意下如何?”
妻不教,夫之过,端元皇后把这事扯到家事上,那赵真也是有责任的。京都盛言,赵世子对福宁县主那是顺从、听从、盲从,若真以夫妻之论来说,也的的却却是赵世子立不起来,皇后素来知晓赵世子对福宁的一腔热情,把棘手的问题抛给他也算合情合理。
再怎么,赵世子也不会狠下心对昔日结发夫妻的不是?
嘉帝也由得端元皇后一番说辞,端着茶盏轻啜一口,眼角余光瞥见赵家世子正呆呆愣愣的直盯着他对面的福宁县主,那模样,眼珠子都快贴上去了。
他好笑的摇了摇头,真是个呆子。
一旁的吕夫人气得差点失了风度,她就知道,若是有那个女人的一日,他的儿子,眼里再也瞧不见任何人,连一点世家子弟的端庄大气也维持不了,如今,怕是连这断子绝孙的仇都忘到天边去了,她咬牙切齿的瞪了瞪福宁,被捏得变形的帕子在手上都快成了一个结,面上淡淡露出一个笑,满是世族女子的得体“皇后娘娘说笑了,我这个儿子啊,从前很听话的”
娶了妻之后就不听话了。在座众人都听懂了,这是嫌弃福宁县主是狐狸精呢。
只江温宁拿着粉色的帕子遮住了嘴边的嘲讽,她实在无法想象,人高马大的赵世子被侯夫人说乖巧听话的样子,她以为是养狗么?
端元皇后笑容不变,道“儿孙自有儿孙福,长大了,自然就不同于幼时了,赵世子一表人才,你也该放心了”她丝毫没有提什么娶妻享福之类的话,就怕这侯夫人一个疯起来,闹得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哪知,端元皇后最后一句话还是戳中了侯夫人的痛点!
断子绝孙了还如何放心?
她彻底放下了面上的冠冕堂皇,被京城女子们赞誉过无数次优雅得体的微笑嘲讽起来也毫不示弱“我没福享受儿孙的福,都是因为我人老眼花,错把鱼目当成了美玉”
话一出口,满室寂静。
“放肆”嘉帝脸色一变,怒喝一声,小桌上的茶水顺着桌延流在了地上,滴滴答答的格外心惊。
赵家人忙起身跪下,赵侯爷忙道“陛下息怒,内子近日身体不适,精神有些恍惚,故而才会大放厥词,惹怒龙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