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监臣(3/4)
刘理顺虽然年过四十,但是他依然有一颗向上的心,薛国观让他主政山东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借着李兴之的军功,独得这运筹之功,自已的老师眼瞅着就要荣升首揆,只要这次李兴之攻略辽东的计划成功,自己主持一部,甚至入主内阁都不在话下。
刘理顺说完之后,王承恩就是端起茶盏,浅啜了一口,指着身边的一个四十左右的太监,笑着说道:“蓬莱伯,莱登军屡创大捷,皇爷对李帅甚是看重,这次咱家来莱州,除了宣读圣旨外,还带来了皇爷亲自委任的监臣,还请蓬莱伯莫要见怪,张成,还不见过蓬莱伯。”
明朝的监军制度是永乐时期朱棣制定的,原因就是朱棣夺取天下的行为实在是不光彩,而朝廷内部忠于建文帝的官员依然有很多。
朱棣为了巩固皇权,只得启用随他一同打天下的郑和、钢铁、王彦、马骥等太监,让他们监督各地的军队,这开创了明朝设立监军的先河。
后来土木堡之变,文官集团开始逐步掌握朝政,各镇的监军开始由文官担任,也就是所谓的巡按御史。
及至天启朝和崇祯朝,随着东虏坐大,朝廷大军屡战屡败,皇帝对文官失去了信心,又开始启用太监监军。
莱登镇作为一个新立的军镇,又是屡次击败东虏的“强军”那设立监军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李兴之连忙起身拱手道:“张公公,本帅这厢有礼了,我山东军以后还需张公公多多照顾啊!”
所谓花花轿子抬人,一个无兵无权的监军太监,李兴之想要弄死他,跟捏死个臭虫一样容易,但是这监军若是能安于本分,老老实实地混混军功,李兴之也不是没有这个容人之量,当然这张公公若是肯和自己同流合污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