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一十八章 交接完成数据揽(第二更)(2/4)
有的地方以后种果树,有的种生长速度快的树和竹子,通州即李易时的达州,有竹海公园。
李易不可能放弃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不利用,能种竹子,以后经济发展更快。
整个州到处都是穿大唐军装的人,他们用柴油锯锯树,接着把树根起出来,扔到空地上晒。
树木的枝杈都是柴火,主干看品种、粗细,再考虑如何使用。
好的木头,又粗的,会留给当地人做棺材。
能做棺材的木头都是好木头,剥了皮之后放在外面经受风吹雨淋日晒。
许多人一准备就是十几二十年,指望着死了后有个好‘家’。
若是发水给冲没了,或者走水烧了,那个人通常活不了太久,精神状态废了。
有六七十岁的老人,算长寿,每天会看看自己的‘材’,下地干活什么的都没问题。
突然间某天走水,材被烧了,当晚都可能过不去,人就没了。
不处在那个环境和历史因素下,就无法理解那些人的心思。
李易那时谁愿意提前给自己准备棺材?准备好了等死?
跟一个老人说:这木头好,送你了,给你打一口好棺材。
对方用铁锹拍死你一点都不冤枉,诅咒别人死呢?
换到大唐,老人高兴,这孩子明事理,木头确实不错,好材!
飞艇每日陆续飞来送东西,主要是粮食,二十万人的生产建设军团,指望当地提供饭菜?
军队穿的一律迷彩服,打绑腿或长筒靴。
看作业环境,进山的长筒靴,不进的绑腿,长筒靴太沉。
百姓们主要任务是盖房子,盖三层楼,不过地基打下去的结构支撑,能够盖六层,以后看需求是否增加。
一个县一个火力发电厂,架电线和铺暖气管道,预留出来燃气管道位置。
暖气与燃气都是放在外面,方便维修,砌在楼里,检测和维护可麻烦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