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社会变革在结构(第二章)(3/4)
每一个卖烤牡蛎的地方旁边都一个竹筐,吃完的牡蛎壳扔进去,有人过来统一带走。
前几日有摆摊的人自己收起来,然后拿到药铺去卖,结果药铺根本不收。
一文钱一大堆也不要,白给可以,扔那吧。
卖烤牡蛎的人发现留不住,这壳气味大,从那后再不自己留。
打听一番才知晓,太医署下命令,长安所有行医和售药的地方不得花钱收。
不然逮到便‘吊销执照’,同时不给新的医书。
至于走方郎中,他们愿意收就收,使劲收又能收多少?谁天天吃牡蛎壳?
***
陆续几天,百姓走亲访友,同在长安及周边住的人,回娘家的都喜气洋洋。
有钱了,能带着东西回去,家中日子好,嫁出的姑娘回去,说家中情况,各有比较。
兴宁坊,姚府。
“他就不往外传了?”吃着醉蟹的姚崇问前去李易那里打探的人。
他心情不好,即便螃蟹免费获得。
“好不容易进去了,学子们根本不提对韵的事。”来人回话。
“带只螃蟹下去,记得吃干净,用蟹八件。”姚崇无意为难下人。
等报信的人高兴离开,他看着面前的蟹八件,叹口气:“从此螃蟹贵喽!”
姚崇心中明镜一般,多了八个吃螃蟹的小工具,往后吃螃蟹感觉都不同了。
而且螃蟹的价格会上涨,原本就不便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