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 孺子可教(3/4)
夏侯安来者不拒。
除此之外,夏侯安还专门从流民中挑选精壮三千与徐荣训练。
之前韩苟攻打都昌,麾下兵马多被俘虏,如今韩苟也投降归顺了夏侯安,那些俘虏自然也划分到了夏侯安名下,加上来时的千余曹家部众,拢共肯定是不下八千人的。
听完沮授的盘算,袁谭脸上的轻松不再,眉头渐渐皱起,不过他还有疑惑:“这么多张嘴巴,夏侯安养得起?”
夏侯安不是本地人,之前孔融在的时候,还能接应一二,如今孔融死了,他去哪里搞这么多的粮食?
沮授对此回答:“都昌一地自然是养不起这么多人,不过夏侯安似乎与徐州的糜家有所勾结,也不知双方在暗地里达成了何种协议,就在昨天,我们混进都昌城里的细作,亲眼目睹有上千辆粮车运进了都昌城内,故而传书与我。”
这么多粮食,足够吃到明年!
糜家?
袁谭眼神一寒,他很清楚的记得,父亲当渤海太守那会儿就曾派人去招揽过糜家,结果遭到糜竺拒绝,后来父亲升任成为冀州牧,又派人去过一次,还是未能成功。
如此难缠的糜家,居然会青睐夏侯安。
袁谭感到不甘的同时,也尤为气恼:“夏侯安这厮还真是手段百出啊!”
如此一来,就不能再继续放任不管了。
“之前是我低估了夏侯安,监军,你说得很对,这样的家伙,咱不能任其壮大起来,必须将其扼杀!”
袁谭语气果决。
不过新的问题又来了,该以什么样的名义去进行征讨。
用孔融之死肯定是不行的,毕竟韩苟和王修各执一词,又都有各自的证人,实在难辨真假,所以得想个更为合理的借口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