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和血亲(2/3)
当然,岳山对他们一家的回馈也非常的丰厚。岳二娃的七个儿子也就是岳山的堂叔都给安排了工作。
两个堂叔被安排去别庄当小管事儿。其实也没给多大实权,他们能力有限不是当管事的料。主要目的是告诉别庄的人,我岳家有血亲在这边看着,你们别生事儿。
一个堂叔较为机灵的被安排在了书院,一方面是替他看着点书院,另一方面是希望他能学点东西将来能派上点大用。
还有两个堂叔性格太过憨厚,实在拿不出手哦,就没有出来做事儿,留在家里管理家里的地。
年龄最小的两个堂叔还没有岳山大,被送进书院当学生去了。还有第三代也就是和岳山同辈的,只要达到了读书的年龄也全送进了书院。
其实还有一个堂姐,因为已经嫁人加上夫家也确实没有多大的能力,岳山没有特意安排工作。
可以说,随着岳山的崛起,整个岳家都发生了变化。正应了那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以前岳山对于家族啊什么的感触还不是很深,毕竟二十一世纪因为计划生育和人口流动的原因,家族的概念已经很淡薄了。
穿越到唐朝之后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明白它的重要性。但随着家业的壮大,他渐渐的理解了家族到底是什么东西。
有岳二娃监视和没有他监视,工地完全是两个样子。那两个堂哥去了别庄之后,粮食产量提升了三分之一。书院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他堂哥去后食堂的开销也下降了一大截。
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要不傻都能想得到。也是那个时候岳山在渐渐的明白什么叫血亲。也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用血亲。
再想想前世西方总是批判中国搞家族式企业,认为这是中国出不了世界级大企业的原因。国内一帮子受到西方影响的精英也跟着批判。
曾经有一段时间网文网站点娘凡是写都市商战的书都要批判几句家族式企业,好像不这样写就显不出自己的逼格。
然而却很少有人看到,西方真正的大企业背后都是以家族为传承的企业。
到了二十一世纪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那些躲在幕后的家族被揪出来曝光到网络为大家所熟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