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各主事的表现(2/3)
但岳山招募的也不是什么学问大家,只要求写字漂亮速度快就行。可以说只要是个读书人都符合这个标准。
因为古代人特别讲究以字看人,只要字写的不好学问再高也没用。所以大多数读书人的字都不错,起码也是个工整。
所以当龙首山书院招募读书人抄书的时候,报名的人蜂拥而至,差点没把书院大门给挤塌了。可最开始书院招先生的时的冷清样子截然不同。
想想也对,那时候他才是个龙首山子,现在是清水县候,身份地位不一样。对读书人的吸引力自然也不同。
报名的人太多,岳山不得不修改了招募的标准。出了一套试题,择优录取。最终筛选出了五十名合适的人选。
只不过图书馆还没有盖好,岳山就让这些人先回家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好,三月一日整日上班。
之后岳山又让教研组协同政教处、教务处共同制定一套抄书的制度。
如何监督检测抄录的效率和质量的优劣,优秀的如何奖励,太差的如何惩罚等等。这也算是检验学校部门团结协作的能力。
这个对古代人来说反而比较简单了,有现成的制度可以借鉴。
历朝历代都有国家藏书馆,这些书馆除了收集书籍,还负责管理。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把一部分藏书重新抄录一遍,替换掉被虫蛀鼠咬或者因为保管不善坏掉的书籍。
国家藏书馆的书太多,哪怕只是一部分对普通人来说也是海量。这么大的工作量自然需要有一个考核标准,要不然还不坏大事儿啊。
古易等人把国家藏书馆的规章制度搬过来,以此为框架制定了一套龙首山版的管理制度。岳山仔细了一遍,没有改动一个字就同意了。
不是他不想改动,而是没有那个能力。现代人又不需要抄书,他对这方面的理解远不如古人。还是不胡乱插手了。
真正让岳山感到惊喜的是学生处主事曹苏。
他没有召集去统计学生信息,而是先设计了一套表格,有点类似这个时代的户籍册。岳山看到表格的时候也不得不为他的想法点赞。
重点不是表格的内容,而是他能想到先设计固定的表格,然后按照标准统计学生信息。要知道中国古代最缺的就是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