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5章 主少国疑(2/3)
“也不知吾汉家朝堂之争,何时能尽啊···”
暗自悲叹着,张苍正要带领众人前往东宫门,就见一侍郎快步前来,对众人拱手一拜。
“陛下口谕:御史大夫、少府二公暂留,于清凉殿后殿陛见。”
※※※※※※※※※※※※※※※※※※※※
坐在后殿外的一座凉亭内,刘弘将手中绢书放回矮几之上,手指规律的叩击着案几,似是在思虑什么。
不片刻,张苍和田叔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凉亭之外。
“陛下。”
见二人前来,刘弘稍稍坐正了些,面色却远比方才军议时随意。
“且安坐。”
待二人跪坐于筵席之上,刘弘稍一挥手,示意王忠将几上绢书送过去。
“代王启程入关之时,朕曾令卫尉丞秦牧远赴代北,以替代王南下所留之边墙空缺。”
“上旬,代北来报:故韩王部遣使南下,以此疏呈于秦牧之手。”
刘弘话音刚落,正观览着绢书的张苍面色顿时一紧,片刻前尚还随行的面庞,顿时染上庄严之色。
“陛下,韩王部欲南归汉室,此时于吾汉家大有裨益!”
言罢,张苍便正身危坐,将手中绢书递于身旁的田叔。
“自太祖高皇帝御驾亲征,却陷白登之围始,吾汉家便久受战马、牧畜奇缺之苦!”
“先孝惠皇帝之时,狄酋冒顿更以国书辱吕太后者甚矣;然吾汉家之军多以材官、战车以充之,于匈奴战,多陷于困顿。”
“韩王部之降匈奴者,亦乃白登之时;今已数十载,其部众当多熟牧术,得韩王部,吾汉家当可有蓄养马匹牧畜,以建骑军矣!”
将个中利害一一道明,张苍庄严一拜:“臣恳请陛下,准韩王部南归之请,以全无汉家骑卒之短!”
一旁的田叔也大致看过绢书内容,亦一拜:“臣附议。”
见二人这般郑重其事的模样,刘弘淡笑着摇了摇头,语带调侃道:“朕尤未至如此,北平侯倒甚是急切啊。”
调侃之语,却并未使凉亭的气氛复归随和,张苍仍旧是那副严肃的模样:“事关吾汉家军国大事,亦关乎太祖高皇帝白登之耻、狄酋书绝悖逆之辱;臣不敢轻之!”
见此,刘弘也只好面容一肃,拱手一拜:“太祖高皇帝白登之围、吕太后遭书绝悖逆之耻,朕亦不敢忘!”
“吾汉家骑军之缺,朕亦日思夜寐,以寻解困之法。”
说着,刘弘话头一转,眉头稍稍皱起:“韩王南归,欲吾汉家自是利者甚;然个中之事,尚需缓议。”
见刘弘如此反应,张苍也稍微冷静下来,沉吟片刻,便道:“可是韩王有何条件?”
只见刘弘苦笑着点了点头:“韩王虽言欲归汉,然其所求者,朕颇为迟疑啊。”
“韩王言:韩王部久居草原,唯善畜牧之道;若入墙以事农,恐力有未遂。”
“故韩王意,以韩王部驻于北墙之左近,勿事农耕,而复行畜牧之业。”
说着,刘弘不着痕迹的轻喃一声:“且今汉室已绝异姓而王者;韩王当作何处置,亦为朕之所虑···”
听刘弘说韩王打算继续率部放牧时,张苍正打算开口;待等听到刘弘那声呢喃,不由止住话头,暗自筹谋起来。
刘弘虽然没有说太明白,但张苍自是明白了刘弘话中深意。
——韩王,只怕是提了‘回到汉室仍为韩王’的要求!
光此一事,就足以让张苍暂时压制‘迎回韩王’的冲动,转而去考虑解决之法了。
自高皇帝刘邦在晚年扫灭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淮南王黥布,罢黜赵王张敖以来,汉家就已经在异姓诸侯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非刘氏,不得王!
如今整个汉室,也就只长沙王吴臣一系,是异姓而王者。
就这,还是因为长沙的地理位置,防备百越的职能,以及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历史遗留问题的缘故。
而如今居于匈奴幕北草原的韩王部,正是白登之围时,被刘邦御驾亲征以镇压的韩王韩信的后代。
如今的匈奴韩王,更是曾经的‘汉韩王世子’。
这样的背景下,韩王部回归汉室,绝无继续以‘韩王部’存在的可能!
——不出意外的话,汉室,不可能再有‘韩王’这么一号人物了。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韩王部此次南归是真的归附,而不是以归附之名,行间作之事,韩王部非但不能被安置在长城之外,还要潜入长城以南千里以上,离长城边墙越远越好。
而内迁韩王部后,为了保证韩王部不会作乱于内陆,又需要将其打散···
林林总总算下来,汉家‘绝不退让’的原则,就与韩王的要求有三处分歧不可调和。
如果不解决好这几庄分歧,那韩王部南归汉室之事,很有可能会胎死腹中。
想清楚这些,张苍的情绪便淡定了下来。
“依陛下之见,此时该当何如?”
闻言,刘弘亦是郑重其事道:“韩王之所请,虽略有失当之处,然并非无以言商。”
“韩王之随从部众,自不可安之于边墙,当遣散至各郡县,以落户为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