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3章 军功勋爵(2/4)
在这个通讯靠后,交通靠走的时代,五百万石粮,超过千里乃至数千里的运输途中,要消耗的运输成本,几乎不必需要运输的粮食少。
这样算来,每年在长城卫戎部队的军粮问题上,中央起码要付出一千万石的粮食,以及十数万民夫的义务劳动。
初冬长安粮价飞涨,刘弘最终靠着多少粮食,才让粮食价格稳定了下来?
——对外说是从安陵杜氏得粮百万石,实际上,不过六十万石而已!
光是长城一线,便是每年一千万石粮食的之处,这对长安中央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
至于为什么不让边防部队就近获得军粮,反而费时费力,大费周折从南方运粮···
想起这件事,刘弘就觉得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些。
后世的山西、河北一带在此时,也就是刘恒的代国,都还是苦寒之地···
至于更北的上郡,云中郡,那就更不用提了——胡天八月即飞雪,在西汉指的可就是后世内蒙古境内!
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北墙附近的地区能做到自给自足,种出来的粮食能喂饱当地人的肚子,别闹出‘易子相食’之类的惨剧就谢天谢地了!
光是军粮一项,就让刘弘反应过来,自己提出的问题有多么天真了。
——每年一千万石粟米,折钱八万万五千万钱。
而中央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不过三十万万而已。
就连着三十万万钱,也大都在还没收上来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用处;就算有心想给边防将士们发军饷,长安中央也是无能为力···
甚至对一年八万万五千万钱的军粮开支,刘弘表示都十分怀疑:边防战士,是否能按照每人每月两石粟米的标准,按时按量拿到军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