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3章 灌婴班师(2/4)
所以,灌婴在从长安前往荥阳的路途中,开了一个只有西汉才可以用的‘wài • guà’——沿途吸收民兵、青壮、游侠之类,以手中北军精锐为骨架,将手中大军扩编!
以手中精锐为军官,将前来投军的人们塞入编制,充为士卒。
灌婴的大军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便从5000人的两个校尉部,急速膨胀成二十二路偏将、士卒超过八万人的庞大集群!
至于为什么说,这种‘wài • guà’只有西汉才可以开,是因为:从5000膨胀到80000,将近二十倍的扩编,灌婴大军的战斗力却丝毫没有减弱,依旧令行禁止,如臂指使!
而这一切,都是西汉庞大的民兵训练体系,以及民间浓厚的尚武之风作为保障的——每一个被塞入编制的民兵乡勇、青壮游侠,从十四岁起,便都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并全数具备从军两年及以上的履历。
比起西汉的军事调动、训练体系,后世思密达的‘全民皆兵’根本就是过家家!
前几日,齐王大军被刘襄下令退回齐国境内,灌婴则是在荥阳调整一段时间后,率军从荥阳返回长安。
和去时一样,回来的一路上,被塞入编制的民兵乡勇被逐步遣散,直到今天到达长安城外,灌婴手中的大军又自然地缩水,回到了最初的五千人左右。
城外,等待灌婴大军归来的,除了刘弘,以及身后的朝中百官外,还有无数或爬上屋顶,或攀上枯枝的平民百姓,伸长了脖子,等待那支英勇之师的过来。
——北军,就是关中人民的自豪!长安百姓心目中的子弟兵!
如果说南军,是以刘邦起事时,身边跟随的沛县老乡亲们为班底,以沛县子弟为兵源,那北军,则尽数为关中良家子弟!
汉初尚武之风浓厚,与‘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截然相反,有志气,有出息的青年,所向往的都是身披甲盔,手持三尺剑,成为大汉野战军中的一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