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陆抗你快回来(2/4)
陆抗猜测的很准确。
孙皓从夏口一逃离,即连续的向吴国各地驻守的将领发出勤王诏令,陆抗这里因路途遥远,还没有接到诏令,就近的扬州庐江郡驻防吴军已经开始集结,随时准备开拔西进。
庐江这一支吴军位于吴、晋两国前线,也是吴国进攻和防御北方魏晋进攻的主要力量,在丁奉去世之后,隶属到丞相张悌、左御史大夫丁固所辖。
扬州吴军与魏军、晋军多次交锋,战阵经验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得悉孙皓在夏口兵败,张悌迅速的调动了守卫庐州的丁固、伍延所部,紧急驰援柴桑。
丁固的父亲丁览是会稽郡人氏,当年与名士虞翻齐名,丁固出仕之后,也是多与丁奉、陆凯、陆抗相睦,在吴国的名望仅次于丁、陆二人。
也正是因为丁固名头太盛,脾气又固执,以往仗着资历老,是孙权时候的老人,对孙皓这个年轻的皇帝多有规劝,孙皓对他颇为反感。
前一年,本着眼不见为净的原则,丁固被孙皓打发到了庐州,结果倒让他捡了接收丁奉所部的大便宜。
在丁固、张悌等人被重用的同时,滕修这个救了孙皓一命的吴国司空,则被免了官职,遣返回了故里会稽郡。
一场惨败,总要有人负责?
这责任当然不可能由孙皓来承担,所以,这场败仗最合适的背锅侠就是滕修。
朝中官职上,滕修是司空,已是朝中三名重臣之一。
个性上,滕修为人温和,不像陆抗那般刚烈,就算受点气也不会多作声张,这样为主君着想的臣子,也是孙皓看重滕修的原因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