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临战(求订阅)(2/4)
特别是这种海上的军事行动,信息的传递更是艰难。隔着茫茫的大海,有谁会想到在海岛上设置暗探?暗探又如何传递信息呢?
距离郡守府二十里外的一处海湾,这里的海滩是一片滩涂,海水的深度最深也不到两米,岸边还有茂密的丛林,就连倭寇他们也不曾关注过这里。
但是一艘隶属海军细作司的尖头平底的传令船,此时且鼓足了风帆,一直停在这里。
如果不是两个重锚牢牢地抓住了海底的淤泥,这艘船随时都可以飞快地驶离。
两个骑着矮马飞驰而来的细作,在岸边吹响了哨子,不一会儿,从传令船上就放下来了一艘小船,划到了他们的身边。
对上了切口,小船慢悠悠地靠在了岸边,双方飞快地交流了几句,然后两个细作就很快消失在草丛里。
而传令船在接到了小船以后,飞快地起锚,然后也很快就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
这个时候天色已暗,远离了济州岛以后,船上就燃起了两盏红色的灯笼。
依靠北极星那明亮的星光定位,虽然船上的人根本看不清海面,但是却能一直没有偏离正确的航线。
大约两个时辰以后,在茫茫的海面上,他们看到了两盏红色的灯笼,快船上的人好不容易分清了这是灯笼而不是星光,很快两艘船就靠近了。
一根长竹竿上绑着的定位航线图被相互交换,两艘船很快就在夜幕中擦身而过,船上的灯笼也很快被熄灭。
光是为了开设一条两百公里海面上的传递通道,海军就要用四艘传令船,超过一百二十名海军在这条航线上来回飞驰。
这还仅仅是传递通道,没有算布置在济州岛的内间和反间。
虽然耗费不小,但是相对于数百艘战舰的巨大耗费,这点费用又不算什么了。
加上朱瞻基是太孙,刘江也算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他这样的安排才没有遭到反对。
而且,为了打通这一条信息渠道,还需要锦衣卫与海军的共同配合。所以除非是他太孙的身份,这个信息通道其他人根本无法布置。
而这样的布置还不止济州岛一处,在朝鲜,在东瀛,在琉球,在南洋各国,锦衣卫已经布置下了一千多人的间谍团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