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收坐骑还差装备(2/3)
随后伸便手招呼道:“那老渔,你来,你来。
我是东土取经去的,俺师傅到此难过,你来渡他一渡。”
渔翁闻言,忙撑船过来拱手道:“大圣有礼,此行我本就为送别朋友,理当摆渡。”
行者闻说一愣,问道:“我等初来此地,你怎识得?”
可不待那老头再做解释,身旁才温顺下来的龙马,却突然奔去,停在船边微微点头。又回首朝众人嘶鸣一声。
船上渔翁见状,也对这马儿还礼拱手,其后转身恭请众人上船。
一行中没有笨人,遂多少猜出些此中故事。
于是玄奘下了马,朱小杰迈开步,孙行者牵了缰,一同踩上筏子,安置行李。
这筏子看着简陋,站在上面却平稳至极,撑起来如风似箭,像是个宝物。
一众不觉中便过鹰愁陡涧,踏上西岸。
三藏教行者解开包袱,取出大唐的几文钱钞,要送与老渔,权做摆渡费用。
可那渔夫却忽把筏子一篙撑开,摆手道:“不要钱,不要钱。
长老大德大善,只恳途中可以慈悲体恤相待。
承蒙陪伴,知己难遇,祝早到灵山,得享正果。”
言毕,撑篙挥手,向涧中渺渺茫茫而去。
三藏甚不过意,依旧合掌称谢。
行者道:“师傅休致意了,你是不认得。
这个便是此涧水神,想来此前与咱的马儿交好。
故此专程显现来送,算得重义。
朋友送别出乎本情,发乎本心,不是行善,也不是生意,自不好收钱。
倘若没白龙这层缘分,他等小仙敢如此同俺猜谜,便还要挨打哩。!”
玄奘看着那远去的身影,长叹一声,只道了句“阿弥陀佛!”便牵着马儿,随朱小杰径投大路,奔西而去。
这正是:本性真如登彼岸,赤心诚性上灵山。
一行前进,不觉便红日沉西,天光渐晚。
但见:淡云撩乱,山月昏蒙。
满天霜色生寒,四面风声透体。
孤鸟去时苍渚阔,落霞明处远山低。
疏林千树吼,空岭独猿啼。
长途不见行人迹,万里归舟入夜时。
三藏在马上遥观,忽见路旁有一座庄院。
于是问道:“兄长,前面似有间人家,应当可以借宿。
天色已晚,咱们明早再行吧。”
朱小杰摇头笑道:“玄奘你再仔细瞧瞧。”
行者听到二人对答,遂也抬头望道:“师傅,那该不是人家庄院。”
三藏听他二人皆说不是,可眼前确实立有屋舍,奇道:“明明就在眼前,却如何不是?”
行者摆手道:“这是屋舍不假,却没有飞鱼稳兽之脊,想必是个庙宇庵院。”
师徒们说着话,却已到了门首。
三藏下马细瞧,只见那门上牌匾刻有三个大字,乃“里社祠”。
遂入门,便见那里有一个老者:顶挂着数珠儿,合掌来迎,叫声“师父请坐。”
三藏慌忙答礼,上殿去参拜了此间圣象,那老者待他忙完,才呼童子献茶。
茶罢,三藏问老者道:“打扰老先生实在过意不去,只不知何为‘里社’?”
老者道:“敝处乃西番哈咇国界。这庙后有一庄的人家居住,大家共发虔心,立此庙宇。
所谓里者,乃一乡里地;
所谓社者,乃一社上神。
每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日,庄人便各办三牲花果,来此祭社。
可保四时清吉、五谷丰登、六畜茂盛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