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改生死面见阎君(1/2)
只见《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中记载: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卒于贞观一十三年。
看崔判官神色有异,李元霸便就第一个没站住,凑上脑袋就要细瞧。
可这一看,便也大惊失色长大了嘴巴。
唐皇假作不经意的瞥了一下,心中虽早有预料,可眼中依旧还有苦涩。
朱小杰在袖子中掏摸了半天,忽然变出了一根蕴好墨汁的毛笔。
趁崔珪失神之际,一把抢过了生死簿,便开始兴高采烈反向狂奔。
他的这一举动可是把所有人都吓得不轻,除了地府之人外。有史以来,怕也只有那胆大妄为的猴子,曾冒冒失失动过生死簿。
如今,这家伙为什么抱着生死簿就跑?他要干什么?他拿着那根毛笔又是何用意?
可不等大家再反应过来,背着身子跑了十来步的朱小杰却好似没了嬉闹兴致。
晃晃悠悠又朝这边走了回来:
“判官,你愣着干嘛?
你快追我呀,咱们看看谁跑得快好不好?”
说着说着,在崔珪愤怒的眼神中,朱小杰只好悻悻将生死簿递还回去。
果然,崔判官接过生死簿后便急急翻开李世民那一页,只见上面写着: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卒于贞观六十三年。
崔判官见状,气得牙齿紧咬双目暴突。
又过了良久,纠结犹豫再三,他终于调整好了自己情绪。
长吸口气,冷哼了一声便扭头赶路,好似什么端倪也未发现,什么事情也未发生过。
唐皇也是个聪明人,此前见朱小杰抢书便知晓了个其中因由大概。
其后因为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不放心之下他亲眼瞥见了那被更改后的寿命才终于放心。
李元霸在一旁鼓着个腮帮子想强忍笑意,可却憋得辛苦,倒显出几分可爱。
“崔判官,崔判官,你能帮我也查查不?”
朱小杰的脸皮之厚,也不是这些家伙可以想象的,见事态得以平息于是他便屁颠颠又追了上去。
嘻嘻闹闹中,将崔判官那张冷脸的寒冰,一点点又给融化干净。
行不数里,众人便到了一座碧瓦楼台,真个壮丽,但见:
飘飘万迭彩霞堆,隐隐千条红雾现。
耿耿檐飞怪兽头,辉辉瓦迭鸳鸯片。
门钻几路赤金钉,槛设一横白玉段。
窗牖近光放晓烟,帘栊幌亮穿红电。
楼台高耸接青霄,廊庑平排连宝院。
兽鼎香云袭御衣,绛纱灯火明宫扇。
左边猛烈摆牛头,右下峥嵘罗马面。
接亡送鬼转金牌,引魄招魂垂素练。
唤作阴司总会门,下方阎老森罗殿。
太宗与朱小杰正在外面观看,忽然又只见那壁厢环珮叮噹,仙香奇异。
外有两对提烛人缓缓引路,后面却是十代阎王降阶而至。
想来有此排场,便是那十代阎君,分别是:
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一个个接连拱手,挤出笑脸迎接太宗。
唐皇见对面一下子来了十个,自己身边却只有朱小杰、李元霸二人相助。不明底细担心吃亏之下,便止住了前行脚步观瞧。
十王见前日与玉皇大帝对峙,可以侃侃而谈的大唐天子此刻迟疑,相顾之下便尽皆微笑。
还是秦广王越众而出率先开口:
“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各司其职。
听闻您爱民如子,爱臣胜己。面对强压重迫,亦有勇有谋风采十足,我等十分佩服。
此刻,又何须过让?”
太宗长叹口气:
“朕不怕死,却怕国家混乱,却忧百姓受苦,却惧生灵涂炭,却恐良善遭害。
听闻十位阎君掌管生死大事,手握亿万百姓性命。
朕又岂敢凭阳间之帝位,忽人鬼之别?”
秦广王哈哈一笑,出言宽慰:
“常听来我地府投胎的魂魄说:
当代唐皇是个爱国爱民的人君,在人曹魏征的辅佐下,行事判案也称得上大公无私,条理分明。
我阴司也恰有相似规矩,我们虽掌控天下生死,却知晓其中利害。更明白此为责任重托,绝非可以滥用之权利。
千百万年,我们恪尽职守,从未敢因一己好恶冲动便有胡为。
人皇大可不必过于拘束,只当是来我这里做客便好。”
不知是碍于前些日子李世民与天帝对垒的威势还在,亦或是十殿阎王真心佩服唐皇做事为人。
总之,场间又是番客气礼让。
倘若先皇李渊看到此景,怕不得因为他们区别对待气的吹胡子。
其后太宗前行,径入森罗殿上,再次与十王礼毕,分宾主坐定。
约有片时,秦广王拱手而言:
“泾河鬼龙已死,其后便有我部下黑白无常前去捉拿,可回返时却两手空空,只告陛不许,何也?”
太宗知道他们必有此问,于是沉着回道:“此间事情曾闹得三界皆知,神鬼共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