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风雨九江城(上)(2/3)
“这天yin的,像是要下雨啊。”赵北放下望远镜,望着天空说道。
站在他身后的军官们也纷纷抬起头,望着天空,没有人接过话茬。经过两天的急行军,部队已很疲倦,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拿下九江城进行休整的话,部队的士气将受到打击。
“章裕昆他们有消息没有?”赵北问身边一名参谋。
“还没有。”参谋说道。
起义部队离开黄泥港后,赵北派出章裕昆、林述庆等人,与同意与起义军合作的江苏第九镇统制官徐绍桢一同赶往长江沿岸,去策动驻扎在那里的江苏新军第三十三标起义,按照约定,如果他们得手,就率领起义部队沿长江西进,到小池口与主力部队会师,如果他们行动快的话,或许可以赶上九江战役。根据情报,坐镇三十三标的是号称“北洋之龙”的王士珍,虽然历史上这位“王龙”先生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名声在外,有他坐镇,江边又有炮舰监视,三十三标能否顺利策动起义,确实没有十足把握,这也正是赵北为什么没有等待那支部队的主要原因。
现在就是在抢时间,要抢在清廷调集重兵南下之前一鼓作气拿下湖北。
无论如何,现在看来,第三十三标恐怕是赶不上九江战役了。
对面就是江西地面了,只要渡过长江,占领九江城,起义部队就能以横扫千军的气势傲视华南——————需知,到现在为止,清廷总共编练新军不到十二万人,其中的七万多人还都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而且远在华北,整个南方地区的新军总数还不到五万,而经安庆起义和黄泥港起义之后,南方新军中已有半数的部队倒向革命,也就是说,赵北一下子就掏空了清廷南方新锐军事力量的半壁江山!
更重要的是,长江上的清军炮舰多数都调到了长江下游,九江一带江面上冷冷清清,除了偶尔过来一艘外国炮舰之外,江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威胁到起义军的船只。
一种改写历史、指点江山的豪情在赵北胸中激荡,他压抑住心头的激动,将望远镜递给参谋,向身后众人扫了一眼,平静的说道:“发动吧。”
“啪!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