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犹疑不定(2/4)
在他一次又一次平定边疆的过程中,大明王朝已经显示出了越来越强大的实力,周边外邦暂时不敢轻易冒犯大明。
可是,若他朱元璋不在了,外邦是否会欺负他的孙儿?何人能替他的孙儿平息dòng • luàn,安定局面?
在战争中,这些儒学大家不会改变陈腐的书呆子气,他们纸上谈兵而不善实战,朱元璋不能指望他们。
同时,“强枝弱干”的惊天响雷也像噩梦一样困扰着他,叶伯巨的奏章历历在目,洋洋洒洒的《奉诏陈言疏》言犹在耳,朱元璋关住了他的人,可是关不住他的话。
虽然他不肯当众承认叶伯巨所提建议的合理性,但他比谁都清楚叶伯巨的话不无道理。大明现在的局势正是叶伯巨所说的“强枝弱干”。
在大明王朝版图上,他能征善战的儿子们包围着他初出茅庐的孙子,夹辅王室,镇摄四方。
这有利于大明对抗外邦,但也威胁到了未来的君主。
若他的儿子们不甘做枝叶,那么他精心布局的蓝图将支离破碎。
朱允炆年仅二十一岁,年轻稚嫩,没有阅历,但这并不是朱元璋最担心的。
他深知自贤不如知贤的道理。善用贤人则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
朱元璋为朱允炆甄选的辅政大臣的智慧会使朱允炆管理好这个国家。
他担心的是朱允炆的心善仁慈,在他眼里是孙子的心善仁慈不讲究分寸。
仁善可以安民心,定天下,也可以被敌人当作武器。朱允炆的仁善使他不愿意看不到身后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睛。
或许他看到了,但终究觉得仁善可以感化一切邪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