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市结构(2/3)
这代表着当城市被完全住满以后,起码可以容纳三四十万人不止,这在现在是巨型城市了,比此时欧洲那些还在黑暗中世纪的小国些整个国家人口都多。
而这内城,陈楚的想法是长宽三里到四里,也就是一公里半到两公里。
这个距离已经很长了,像整个兴化坊,长宽也才各差不多一里。
他居住的大坊宣阳坊,长度也不过二里,一公里,就这已经非常庞大了,里面随便塞进去一座巨大的医院。
这座西都内城将会容纳下十个以上的兴化坊,绝对不算小,对工程也是不小的考验,里面设施民居能修建许多。
李靖自然是觉得陈楚的想法很妥善,怕就怕陈楚一来就大兴土木,直接修建超大的工程,再现一个大兴城这样的,那就麻了。
他们这几万号人,寒冬腊月的,干到死,都没法干出长安那么大的城。
但既然是对城墙要求不高的内城,面积也小,那当然没话说,难度大大降低,非常好,现在建设内城,将来建设外城,一步步来。
“在内城里,修建两条主干道,宽敞的水泥路,修出城墙,一直到划定的外城范围,将来西都城会成为商业城市之一,交通一定要足够便利。”
“然后我打算在外城修建一些大型设施,比如煤炭仓库、铜矿仓库、永久性的砖石结构驻军大营,垃圾场,大型农场等。”
“在内城,除了一座政务大楼,就是再修建一座体育馆,一座行宫,以便将来皇帝什么的要过来巡视,再浪费精力大兴土木,报社、书馆和交易市场等。”
陈楚侃侃而谈,对整个西都城的内外结构进行了自己的讲述和表达。
李靖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实际上陈楚也只是通知一下对方自己的想法罢了。
而且一听陈楚要修建永久性的军营,也一下勾起了他的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