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宗泽的纠结(3/3)
翰离不所部先退枣强,再守饶阳,他的战线一下子缩短许多,那是任谁也无法过来咬他了。而他却依然隔阻了中山与河间的联系,换句话说,河间府还在他的重围之中。
但是攻击青州的挞懒所部,却一下子盘活了力气。开始不断反制青州、济南在商河的压迫。刘豫所部看着有一万多人,他也只能凭借几座坚城苦苦抗衡。
青州这里,却乘机收复了滨州。这让刘豫十分不满,你们应该加大对商河的压力才对!双方文书攻伐往来不断,最后赵子庄无奈,只好答应攻略阳信,威胁挞懒后路。
安宁却不管这些“友军”之间的争吵,他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金州。北伐在即,各种琐碎事情压得他快要喘不过气来。
安宁不是那种抓住大局就敢胡乱放权的性格。当然,他也干不出昔日太宗皇帝在汴京画出阵图,就要送去前线布置的傻事。他强调的,一直都是对细节的雕琢。
一切宏观的东西,都是由无数的细节堆积出来的。北伐准备的越充分,将来战场上的战损就越少,战果也越大。
安宁现在,甚至已经在关心翰离不的身体。历史上的翰离不,今年春天就该挂了。但他却是因为灭宋之后,与粘罕等人政见不合。一怒之下引发了身体痼疾,这才“悻悻而去”。
如今翰离不还在指挥河北战事,大宋也没亡国,自然不至于谈到政见不合的事情。但是翰离不身染痼疾而不自知,这倒是确定无疑之事。
翰离不为人精细,仁慈,喜谈佛道,面相丰腴似佛,军中号称“菩萨太子”。但他为人也有任性、固执的一面。此前因为庭参之礼,就要活活打死宋使傅察。
历史上,等到大宋亡国后,翰离不就在对宋政策上与粘罕分歧极大。
翰离不主张可留下赵佶赵桓父子二帝在汴京继续称帝,受金国节制,这样就能使女真人与汉人共处,加速金国吸纳汉家文明的过程。
然而粘罕却在巨大的胜利面前改弦更张,一定要灭宋改朝换代,掳赵佶、赵桓父子二帝到北方。让张邦昌、刘豫这些非赵姓的建立伪楚和伪齐节制汉人。
于是“更立异姓”,使汉地“国势易动,徐图混一。”就是要把汉地搞乱一些,然后才能继续能浑水摸鱼,慢慢被女真并吞。
最终的争议结果还是粘罕的主张更加附和女真人的贪婪,翰离不也自此一病不起。
所以,现在还要创造一个足以让翰离不无比愤怒的大事件才行。
只要翰离不死了,金国的这次南侵就该正式结束了。若是海州次北伐能打痛金国,那么恢复大宋河东、燕京的疆域,也不是不可以。
然后再和平个三两年,海州就不需要继续看这世间所有人的脸色了。甚的赵野、杜充、秦桧、刘豫?安宁甚至连郭药师、金兀术都没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