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筑宋 > 第176章 赵佶的困惑

第176章 赵佶的困惑(2/3)

目录

安师兄对于父皇禅让,其实没有意见。因为安师兄自己,也拿不定主张!

在安师兄看来,父皇的资历、能力,其实都在太子哥哥之上。若是金国打来时,父皇在朝廷上的决策、影响,或者振奋人心,都比太子哥哥更合适。

但是如今宋金之间的实力差距如此之大,便是安师兄也不能肯定大宋就能抵挡金国的一击。父皇在不在位子,其实差别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而父皇禅让,让太子哥哥上位,说起来可以重新和他大金对话,减少大金的愤怒和理由。至于说能不能阻止大金南下这件事,安师兄觉得,bā • jiǔ没法阻拦呢!

金国想要南下,不是因为父皇的手诏或者其他,完全就是因为大宋太富足,而又武力太软弱而已。但是父皇禅让,一定可以延缓金国入侵的时间无疑。

若是真能延缓个两三年,大宋就不必再继续关注他金国的喜好、愤怒了!

问题却是,万一父皇内禅,太子哥哥又不能延缓金国的入侵?那可就太得不偿失了。

柔福微微道来,赵佶频频点头。

柔福说的没错,挺过这两三年,大宋就还是那个富强的大宋。他大金,却未必还是今日彪悍的大金!昔日大辽就是前车之鉴呢!

但是想要挺过这两三年,真的就要自己付出代价了!赵佶慨叹,自己一生治政,都在用谋。二十几年来,国力日渐强大,民间殷富,怎么忽然就到了如此地步啊!

其实从安宁的角度看,大宋的不幸,在于它遇到了游牧民族崛起这件历史大趋势。从此前的契丹到今日女真,再到以后的蒙古,游牧民族的战斗力,一个比一个开挂!

而大宋的文明却在走向现代文明结构的转型中。新生文明还很弱小,带来的生产力还不足以抵御游牧铁骑的冲击。

这就是千年一遇的大变局时刻,哪有那么好梳理的?总之,在原始文明的惯性碾压下,大宋这个孕育了新生文明的国度,就这么猥琐地倒下了。

要说历史上的赵佶,其实还是办了不少惠民实事。虽然很多福利都给那些胥吏搞成四不像的残民手段。但是毕竟也有很多实在的惠民国策被保留下来。

不过民间的百姓都这样,你给他好处,他很容易忘记,甚至还要觉得理所当然。你招惹他的利益,他就要和你不死不休地缠斗。

崇宁四年五月,赵佶下旨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下承平日久,民既庶矣,而养生送死,尚未能无憾,朕甚悯焉。今鳏寡孤独,既有居养之法,以厚养穷民。若疾而无医,则为之安济坊。贫而不葬,则为之置漏泽园。”

身居九重至尊,赵佶并没有忘怀这些无依无靠的底层百姓。也并未像其他皇帝一样惺惺作态。而是实打实地由国家拨款,设立专职慈善机构,并在整个大宋地方全面铺开。

无论幅度之大,还是深入持久时间之长,在古代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罕见的。即使安宁所在的后世,也只可类比,难言超越。

此外他又兴教育之举。扩大太学规模。蔡京任内甚至进一步将太学模式扩至全国州县,兴办州学、县学。甚至此后安宁又在海州创办了新型的乡学体系,以及羽山大学。

赵佶其人志向也大,他不仅要继承父兄强国的梦想,亦要比肩历代名君,求万世荣名。无论用了什么法子,燕京的确被他收回了。此外,他还有重开河湟之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