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军训之王(1/3)
第167章军训之王
赵构忽然提议让安兆铭去北海和金州,若到战时,安兆铭就可以聚集大宋水师威胁他金国的海阳、辽阳等咽喉要地!这等战略眼光就让赵佶大为惊讶。
赵佶趋前仔细琢磨,竟然渐渐有些魔怔了:“他海州的水师能有这等实力吗?”
“自然不足,可我大宋在登州、青州之地,也根本不用放许多兵力。何况张学士的青州兵,还是堪战的。甚至我东南水师,也可以提前调去金州操演,协助转运。”
“如此,你却晚走几日,等那韩世忠所部过来了,再一起去太原。这几日,却要与他安兆铭仔细揣摩新军的编练,靖海忠义社的法子很不错。武备上,你也要和他多讨一些。”
赵佶叹口气,此前的关注,多在长子赵桓和三子赵楷身上比较,其实也无太大差别。倒是小九赵构,允文允武,更适合在这危机四伏时,立定主张。
不过如今做什么安排都晚了。金国人,不会给自己太多时间的。
“如此,儿臣谢过父皇恩典。只是父皇,八哥说话固然疯癫,但他其实也是忧国忧君,一时入了魔障。儿臣还请父皇不要对他太多责罚才是。”赵构壮一状胆气,开口求情。
赵佶却冷冷看了赵构一眼,看得赵构背脊隐隐发凉。“身为皇子,你还能有这等开脱兄弟的坦荡心思,也算是个好儿郎。
只是你要记得,吾赵家得这大宋江山凡一百六十年,从未苛待过天下百姓和士大夫,这是吾赵家的功德。然而这天下,又哪里真有万世的江山一直传承下去?
大宋总是会老的。如今这大宋的江山已经千疮百孔,说起来,却是吾的过错。吾前日下罪己诏,并非是敷衍天下百姓和士大夫,那都是吾的真心话。
只是吾等可以为这大宋的江山殉国,可吾赵氏一脉,却不能都绑在这江山上共赴国难。总要有人担负起繁衍赵氏子孙到千古万世之后。
你八兄赵棫,文武之道都不如你。但他去民间繁衍子孙,应该还足以自保。你却不要再联系他,就此断了他这条线吧。”
赵佶这些内心话,还是第一次对别人说起。老实说,哪怕太子赵桓,三字赵楷都不会明白他们父皇的苦心。
但是赵佶却直白感受到,他的九子赵构,的确能听懂了他的意思。
“练兵之法,首在选人。选人宜选良家子,他在城中、城外都有家人、家产为质。若敌骑来时,彼若后退一步,便失家园,那他就不会轻易弃阵逃亡。
其二曰军律。军中平时过错,也不必处处都要严刑峻法。可分初犯、再犯予以警告,三犯之徒才予以严惩。当以五军棍责罚为度,可略视情节增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