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花石纲(3/4)
魏发来自宿州,家近沭阳县。他能读书,是因为他爹惯会做些小生意,薄有积蓄,就想着家里能出个读书人,光宗耀祖的意思。
要不是他偶然说起家中侄儿魏胜的无赖,安宁甚至懒得理他这样一根筋的人物。现在嘛,他却成了安宁好友,整日泡在小荷快餐店里,帮着安宁记录,整理那些辩论文字。
不白干活,安宁不但允他每日百文的薪水,早晚的两餐饭也包了。魏发的家境一般,这次携带的盘缠也很寒酸,来到汴京这个地方生活?更加局促,如何还顾及面子的事情?
他本来就是农家子弟,吃这些快餐都是津津有味。魏发的父亲还在做些小生意,经常去沭阳、海州植货,熟悉一些海州的变化,回来自然会说给儿子听听。
所以,魏发真的就是安宁的忠实粉丝。倒不是安宁给他好处,而是他打内心里尊重安宁这样有治国安邦之能的实在人物。他痛恨的,就是朱勔这样鱼肉百姓的酷吏、弄臣。
可惜,魏胜如今才三岁,自己赶着过去收徒弟都嫌太早,那可真是个天才的战术专家啊。甚至如今安宁在靖海忠义社演练的以步制骑军略,都是在模仿他魏胜的军阵。
安宁却对这几个学子的议论不以为意。在安宁看来,朱勔这样的人,才更加容易受到帝王的重用。反而魏发这样的一根筋,就要被远远地打发到穷山僻壤去。
皇帝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满朝都是正人君子当然好了,但是好的是国家,与他皇帝这个人又能有多少直接干系?
每天上朝都要被一群正直大臣的口水喷成落汤鸡,他很爽吗?
朱勔就很好啊,皇帝有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人家就给做了。连骂名都帮你背了,还想怎样?梁山泊的及时雨宋江,以前有李逵的时候如何?现在又如何?
朱勔对赵佶的作用,和李逵对宋江的作用,其实都是一样的。他们的恶,都是主子的恶。
眼看着人流蜂拥过来,道路尘土飞扬。不但安宁这些正在辩论的学子愤怒,那些押解花石纲的恶仆也是勃然大怒!这些人,却敢挡道了?
朱勔家里,养恶仆不下千余人。这次为了运花石纲,带来汴京的就有三四百众。没办法,石头实在太大了。这块太湖石,高广四丈之巨,重逾数十万斤呢。
此前运河西行汴水,就以广济军四个指挥的士卒用来拉纤载石的大舟。所经州县,经常还要拆水门、毁桥梁、挖城墙才能通过。如今数月才到汴京,一群人早已烦躁不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