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靖海忠义社(2/4)
但是这世道,终究不是靠着一首诗、一曲词就能填饱肚子。钱伯言久历人事,还没脑残到听人家一句诗,就犯贱地扑上去抱大腿。
自然那些靖海忠义社的人,也不会如此脑残。
那就说明,人家安某人,还是有很多别人没看到的手段才对。可是在老钱看来,安兆铭对靖海忠义社的控制,更多还是财货的支撑。
所以,安兆铭为甚这么有钱?他又为甚这样舍得花钱?就必须弄清楚这中间的逻辑。
乾贞记生意很好,炒茶、精盐、肉松、肥皂、灯油的特色都是一绝,甚至还有糖霜?那些物件却更加紧俏,难得一见。
说实话,对于炒茶、精盐、肉松这些货宗,若非有朝廷“椎买”定策,他安兆铭的油水还会更加丰厚几倍,如今却要与地方上分润不少去。
其他肥皂、灯油、糖霜等等,据说都是南方传来的海外奇货,数量不大。钱伯言就没怎么关注,再好的东西,走上不量,就没多大意思。
当然,这也是相对而已。
钱伯言就曾和安宁聊天时,闲话叹息了一句,自己老家钱塘地方被方腊贼祸害不轻一下,若能得些南北物品的贩运机会,多少也可以补些民生的艰难云云。
就这个意思吧?他家的商铺自此接上乾贞记的商路,看起来货品数量的确如他所料,都是不太多的意思。然而其中的利润,貌似还真的很行?
武松正在杀猪?!这是钱伯言视察白虎山下的乾贞记作坊时,吃惊又好笑的地方。
因为杀一头猪,就可以白得这头猪的下水。具体说,武松真正惦记的,便是那副能臭死人的猪大肠子。一条能打虎的好汉子啊,居然要堕落到啃猪大肠子渡日!
按照钱伯言此前得到的江湖消息,武松的确是条打虎汉子才对。也许他真打死过生病的大虫吧?钱伯言多少有些泄气,江湖人物,大多名不副实。
自己此前派兵去清剿梁山寇时,还是太过看重他们了,总想着万全之策。结果在自己万全之策尚未张罗出来前,就被他梁山寇钻空子潜逃了?
白白成全了张某人的功名啊?钱伯言叹息不已。
大家都是读书人,张叔夜的文凭含金量甚至还没自己过硬,又能厉害到甚样地步?据说张某人诱引梁山寇攻城时候,还差点弄巧成真,被人攻破城门呢。
嗯嗯,却是被这个安兆铭堵住了城门,才算化险为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