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南讨军略(3/4)
你不能忙活半天,甚至都要入洞房了。却还没有广发请帖,大宴宾客,少了人家媒人酒席。真到那时候,没人认账你怎么办?
众人心中一紧,这可是大事情。张叔夜点点头,“此事嵇仲已有安排,却是不妨的。”
斜着眼睛看看安宁,“兆铭啊,你也说说此战规矩如何?”
安宁清清嗓门,缓缓起立走到地图旁边,说道:
“依安某看来,此前诸位所言,都有道理。只不过,我靖海忠义军此行,却不是朝廷南征的主力。故而,我辈当守好本分。”
顿了顿,看看众人都没有插话,安宁继续道:
“去年方腊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起初兵甲不修,民心不附,其实断难有作为。彼辈所以能成事者,全在江南各军羸弱,朝廷猝手不及,方得为祸东南也。
然而朝廷西军一到,方腊百万之众立刻瓦解。此亦非全是西军锐利,其实也是方腊辈淬不及防,未能整军之故也。”
这话也就是安宁可以说,因为后世史说,方腊起事后,曾经盘算过朝廷的应对。大约江南之军不用考虑,朝廷能战之兵,全在西军。
可是朝廷想要调动西军过来平乱,各种行军打算、磋商,筹备军资后勤,到最后西军南下成行,最少要一年的时间。
一年?足够方圣公立国东南了。明教本就有不少豪杰之士,如今都在分散。一年时间,他们也足可聚在一起,整训新军。
方腊的意外就在于他实在不太重视对手的消息。只知道按常规计算,却不晓得时局变化。但凡他稍稍用心查访,就能知道西军早已在大名府休整多时了。
甚至宋江为什么要丢了好好的水泊梁山老巢不要,反而一路北上青州,再拐个弯弯南下楚州、海州?还不是因为西军驻扎大名府整军的缘故嘛!
所以,这边方腊举事,那边西军就立刻南下,前后时差不足三个月。方腊根本没有时间组建新军抗衡朝廷!
现在方腊手中战力,那都是从百万尸海中淘汰出来的,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观今日之势,彼辈已失杭州,溃退睦州,百万之众冰雪瓦解。可这剩下的人,却都已经过大半年的厮杀之众,又得东南武库装备,亦可称精锐也。
西军大部却未云集,前锋初胜后难免轻敌,如今更要守城分布,兵势再孤。故而以安某人所见,这西军此后作战,怕是要啃些硬骨头。
便是方腊辈再伐杭州,甚至一鼓下之,也非不可能。
而西军此时,必然首尾难顾也。我军此去,若是过早汇集西军一起,难免要被他顶上军锋前面。立功之事或者有之,但是能否活到立功时候,就很难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