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筑草之城 第36章 石猴西游记(3/4)
打开客房的后窗,哥俩就能聊天了。
嗯呐嗯呐,不错不错。安宁心中还算满意,有钱和没钱,心情老大不同啊。
匆匆洗漱一下,就要出来走走。
晚上还要赴张知州的庆功宴,一些话由还要事前仔细掂量好才对。
原来这西门却是海州府的精华所在,沿街各种店铺林立。哪怕白天还在打仗,这里依然做着各种的生意,往来不断。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海州素享山海之利,其中又以盐茶为大端货品。特别是海州茶叶物美价廉,早已是大宋六大榷茶之一。
要说盐场也是有的,但是规模就不太大。倒不是海州不产盐,海州府的盐其实很有名气,他的不产盐,却是当年一段故事。
宋史说:孙伯纯知海州时,朝廷发运司发文商量要在海州设置洛要、板浦、惠泽三盐场。孙知州以为非便,不同意。
发运使司的主官大怒,亲行海州坐镇,决意要做成这件事。
可是孙伯纯抗拒排斥也非常坚决,甚至百姓都上言置盐场为便,他也不为所动。
孙伯纯对百姓晓之以理:“汝愚民,不知远计。官卖盐虽有近利,官盐患在不售,不患在不足。盐多而不售,遗患在三十年后。”
盐田的事情,直到孙伯纯离任后,才仓促置了三个场。其后海州地方就不断生发刑狱盗贼,比旧日浸繁十倍,皆是源自置盐生发之故。
果然未见其利,先见其弊也。
不过安宁却觉得这种胡说八道的论点简直不值一驳。
世间事情,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孙某人又怎能因噎废食?
官盐不售,自然有私盐介入。盗匪蜂拥而来,说明鱼盐之利的确富了百姓嘛。
官府要做的,是去增售官盐,或者努力剿匪,而不是让百姓坐守穷困。
安宁估计这位孙伯纯同志大约是司马光的缸友吧?特喵全是党争之祸啊!
不过说实话,安宁更加关心的却是海州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城防结构。
能不能承受宋江的攻城打击?甚至此后面对金国来攻时,海州城又当如何?
见识过汴梁城的高大雄壮后,海州城就显得狭小局促。
方园九里的城墙,只有外面包砌砖石,内侧都是夯土漫坡。城墙上也是很窄,只能容得二人对面行走。
除东、南二门有瓮城外,城上也没有敌楼、宿兵舍铺等设施,可说非常简陋。
在安宁看来,这座海州城,其实是很难固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