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程远说完大步上了台阶,长腿一跨,几步就到了桥上。
突如其来的劝慰让栗遥有些发懵,她无奈一笑,紧随其后。
“我看起来很不开心?”栗遥在程远身后发问。
程远止步回头:“倒也不是,只是觉得你状态不太好。”
栗遥听完,站定,挤出一个略带别扭的微笑:“您昨天夜里状态也不太好。”
栗遥的反唇相讥来得奇怪,程远笃定猜测——这是个来疗伤的女人,且心气儿高,轻易评价不得。
想起昨晚,程远认为两人没有就此话题交谈下去的必要,略笑了笑,点点头:“你说得对。”
程远说完就走,背影潇洒。栗遥亦无话可说,大步越过程远走向自己的车。
身影交错的时候程远侧目看了一眼这个女人,她脸上带着淡淡的倔强,状态倒比先前要好多了。
程远戴上墨镜,先栗遥一步关了车门。车开动,他没再跟着李师傅走。
栗遥看见黑色路虎上了前,加速超车离开,问李师傅:“他不跟着我们走了?”
李师傅摆摆手:“我跑了七八年这条线了,还是头一回碰到这么奇怪的客人,找我的是个姑娘,付了定金说要我给她和她男朋友带路进藏,结果今天早上那姑娘突然说不来了,就程先生一个人跟着我走,现在倒好,程先生也说不走就不走了,你说这俩人,闹着玩儿呢。”
栗遥没吭声,回想昨夜到刚刚程远的许多个行为,心里默认李师傅的评价,这个男人的确很奇怪。
李师傅又想起了什么,拍了拍头:“哎哟,刚刚他跟我说的时候我在打牌,忘了跟他商量退钱的事情了。”
李师傅话说完没多久,栗遥的手机震了一下,是李师傅拉的一个群,里面有三个人,李师傅、栗遥、程远。
今天微信消息格外多,栗遥这才发现这个群是李师傅上午就拉好的,群名叫“欢乐川藏行”,里面只有李师傅先前发的一个微笑的表情。
李师傅在群里语音问程远:“程先生,咱们就走了一天不到,钱我就不收了,定金我退还到你微信里吧。”
程远的微信头像是一张雪山的照片,昵称就是程远,没有签名。
栗遥又点开自己的,昵称就是栗遥,头像是她去年初冬和周扬去瑞士出差时,周扬帮她拍的滑雪照。
群里三个人,两个人的头像都跟雪山有关,乍一看,还挺和谐。不过这段共同的旅程算是到此为止了,栗遥正想着,程远回了一条消息过来。
两个字——不必。
“他的意思是定金不用退了?”李师傅问后座的栗遥。
栗遥“嗯”了一声,“应该是吧。”
“这人可真阔气,定金也千把块钱呢。人又不跟着我走了,不退多不好。”李师傅说着又把手机拿起来,“唉,我还是直接转账给他吧。”
这是个厚道人,栗遥心想,可那人就真这么不在乎钱吗?
看他那身行头,是个不差钱的主儿,想到这里,栗遥懒得分析了。挥霍无度的人她这几年跟着周扬也见识过不少,觉得程远大抵跟他们差不多,是个不知人间疾苦的阔少爷。
不是这样的浪荡子,昨夜又怎么会把那样一个漂亮姑娘扔在门外呢。
就在栗遥放空时,李师傅又发了条语音到群里:“程先生,钱还是要还给你的,我微信里面没钱了,你把你支.付.宝账号给我一下呗。”
这一回,程远好久没再回消息。
.
天色渐晚,盘山公路上,栗遥有幸看了近日来的第一场落日。
淡紫粉的霞光在远处的山脉上洒下一片浪漫,就连近处的风景也因此沉静柔和。栗遥头靠在车窗上,摘下墨镜,安静地凝视窗外。
她许久没有感受过如此缓慢的傍晚了。
将行李安置在客栈后,栗遥找了家小饭馆吃晚餐,一天没吃东西,看到隔壁满桌川菜,顾客大快朵颐,她终于感觉到饿。
她是习惯吃川菜的。方教授是四川人,虽然嫁了个上海人,但一直保留着家乡口味,时常做川菜给家里人吃。
比起上海菜,栗遥也觉得川菜更有滋味,因此,从小不吃辣的周扬这几年也换了口味。
点完菜后,栗遥收到李师傅发过来的消息,说让她晚上逛完早点回去休息,明天一早就出发。
退出界面,栗遥看到这条消息的下面“欢乐川藏行”里也多了一条消息。
是程远刚刚发出的——“我没有支.付.宝,真不必了。”
栗遥淡淡地看了一眼,收起手机,不再关心她本就不牵扯其中的事情。
磨西古镇不大,吃完饭后,栗遥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把镇子走了一遍,看了看时间还早,她找了家小酒馆走了进去。
作为川藏线经典路线的第一站,摩西古镇上的小酒馆自然不会太逊色,不仅装修别具一格,就连舞台上弹唱的民谣歌手也让人眼前一亮。
听着悠扬的歌声,喝着啤酒,栗遥有了旅行的享受。
一曲唱罢,几个年轻男女进了门,他们上来就点了一首最近十分流行的民谣。台上的歌手刚开口唱第一句,栗遥听见其中一个女孩子高声喊:“今儿咱们不醉不归,全场的酒水我包啦。”
栗遥回头,昏暗的灯光下,这位说话的姑娘她竟一点也不陌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