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实力(2/4)
难怪莫长和会如此看不起罗旭。在医务所工作了七八年,两次去县医院进修。在那里,莫长和很少见到刚离开学校进入医院的年轻大夫。这些刚进医院的年轻大夫,可以说什么都不会,哪怕在学校好好学习。医学职业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经验。
县医院的那些年轻大夫不会简单的缝合。让他们诊断一个病人。说起来容易,但有点复杂。这个诊断是错误的。难怪中国的医学教育是这样的美德。它一直在学校里背各种医学知识。说白了就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下学期考试通过后,我会学一门新的。用不了多久我就忘了一个发达国家是需要的。
医学涉及的东西太多了,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其他国家七年培养一个,国内一些中专、大专三年培养一个,这三年也包括一年的实习时间,也就是说很多内科学、外科学、妇儿科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之类的东西两年就教完了。学生有没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好扎实的基础?
甚至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都差不多。他们还是接受应试教育,应付考试没问题,但是让他们给病人诊断治疗疾病。
有实习,连国内最好的医院安和医院都畏首畏尾的培养实习生,不敢让实习生参与太多的诊疗工作,怕出点什么医疗事故。安和医院接收三流本科毕业生罗旭,无非是给医院创收。你要知道医学类的实习是要交实习费的。医院级别不一样,实习费用也不一样。罗旭来安和医院的原因是苏东和。他只是想让儿子去最好的医院实习,让他多学点东西,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可以说,罗旭几乎没有学到多少东西。
连安和医院都是这样培养实习生的,其他医院可想而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国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就是基础知识不好,实践能力不好。
莫长和也是一个符合宪法的人。他自然清楚这些事情。在他看来,罗旭不会拉屎。这一次,他是个不自量力的大人物。他也懒,只是看罗旭不顺眼。如果他摆弄什么东西,最后会倒霉,就像他可以滚蛋一样。可以说,莫长和是幸灾乐祸地看着。
但是当罗旭把笔断成两半时,莫长和无法把它挂得高高的,罗旭可以假装给地上的老人治疗。这里是一个没有药品,没有设备的商场。罗旭可以随便胡说八道。即使他事后诊断的结果是错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即使家属想追究责任,也只能找罗旭,这个责任也不算太大。毕竟,罗旭也说话了,开始帮老人检查,并没有给老人任何治疗措施。所以就算老人死了,家属闹,龙安泉卫生院充其量也就是个用人不当的责任。而且,罗旭坚持要过去看老人,责任也在罗旭这边。最后,为了平息家人的愤怒,罗旭被赶了出来。
但是现在罗旭已经把笔挖了出来,这显然是要刺穿老人的胸膛来放气。这个莫长和还能看出来。怎么说他当了几年大夫,对突发性气胸患者的急救手段还是懂的。
但是老人突然气胸了吗?没有胸透怎么诊断?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呢?罗旭真想插笔进去,老人的命就保住了。一切都可以说,但如果他死了,那?
即使是气胸,罗旭有本事用破笔放气吗?如果穿刺部位不对,或者用力过大,老人在地面上的生命还是会丧失,这是大事。
虽然莫长和的医术不是很好,但他仍然可以治疗气胸。这是一个难度不大的小操作。一般在局麻下用手术刀在有气胸的胸部锁骨中线下第二根肋骨之间开一个3cm左右的小口。但他用止血钳将胸肌下段分开,穿入胸膜后将引流瓶的管子放入。
然而,这是一个如此小的行动,以至于莫长和现在做得不太好。在江东医院刚开始工作一年左右的大夫还是老样子。手术程序都在书上,看起来很简单。没有经验的大夫真的很难实际操作。他们往往是按照操作的步骤一步一步来的,问题却是一个个来的。因为经验不足,一旦实际操作不可避免,切口就歪了,或者肌肉和肌肉分不开。
医院里有各种器械帮助大夫完成胸腔闭式引流。即使做不到,也可以找资深大夫。但是现在,在商场里,罗旭手里没有任何工具,还有两支切割笔。虽然罗旭现在只需要把两支切割笔插入老人的胸腔,但难度比在医院做这个手术要大得多。
破笔不是手术刀。虽然断端有一个尖锐的胡茬,但是如果力量把握不好,根本不会穿透皮肤,更不用说下面的胸肌了。力度不好,笔断端的胡茬会在肌肉中折断,无法达到放气的目的。
如果用力过大,位置把握不好,即使穿透胸壁,因为花了很大力气在下肺戳了一个大洞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