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1)
为了突出这辆卡车的重要性和不凡价值,三叔在两个小队长的建议下,把满是弹孔只剩一半的党旗洗干净,用一根结实的竹竿高高插在车箱前方,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广州城开进。
谁也没有想到,三伯的举动会造成如此巨大的轰动效应:
九头牛拉汽车的队伍刚出村口还没什么,可尚未到达瘦狗岭南面的大村,远远看到旗帜和这支特别队伍的村民们觉得好奇,就三三两两地出门观看,骄傲的自卫队员立刻热情介绍自己的革命行动,不一会儿消息迅速扩散,引来一村村民众倾巢出动蜂拥围观,无比自豪的自卫队员们激动之下,就将安毅所说的“和老宋开车冲入敌人阵地、引起敌人混乱”的英雄事迹广为传播,说着说着英雄事迹的内容迅速丰富起来,什么冒着枪林弹雨连续撞毁滇军碉堡轧死滇军无数等等传奇情节应运而生,围观的村民听得群情激动高声叫好,成百上千的好事者跟随在队伍后面高声谈论,满怀激动,遇到上坡大家齐心合力推波助澜,让车中把握方向盘的安毅激动之余叹为观止。
随着人群越聚越多,车门两旁跟随着数以百计的欢呼者,个个争相瞻仰传奇的英雄人物小毅,看到鼻青脸肿的安毅目不斜视望着前方大为赞叹,什么“英雄”、“年轻”、“漂亮得像戏台上的名角”等等话语此起彼伏,就连九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拉车的大牯牛也沾了光,“九牛二虎”一词再次得到新的诠释,已经成为广为传播的英雄故事,把坐在车中把方向盘的安毅臊得脑袋越来越低,后悔之下真想从地上找条缝钻进去。
下午四点,在九条大牯牛和成百上千热情民众的牵引和推动下,安毅和他这辆叮叮当当响的破车奇迹般地来到了东门大道,已经发展壮大成三千多人的庞大护送队伍,把守卫城门的吴铁城警察部队吓得不轻,好彩看到举枪弄棒的黑压压人群中高高飘扬的半截党旗才没开枪。负责的警察大队长冲上去和坚毅自豪的三伯交谈过后,立刻命令自己手下弟兄分出一个中队跟随队伍维护秩序,并慷慨地把道路疏通工作揽到了自己肩上。
于是乎,广州城从未有过的奇观随之出现,九头大牯牛牵引着破车浩浩荡荡开进城区,安毅的破车尚未被九头牛拉上南堤大马路,前前后后无比壮观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上万人,“打倒军阀”、“革命军万岁”“向黄埔英雄学习”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就连九头大牯牛也被披红挂彩引人注目,刚刚被革命军占领恢复平静生活的广州市民闻声出动垫脚仰望,把大大小小的街道马路堵得严严实实,道听途说的粤军巡逻队官兵也自觉跑到队伍前列,排着整齐的队伍高举国旗党旗齐步向前。
焕发出革命青春的三伯,此时已经站在摇摇晃晃的驾驶室右侧脚踏板上,斜背着支老套筒昂首挺胸,不停地向街道两旁的欢呼人群挥手致意,而我们的主角、千万人嘴里热议传诵的英雄人物安毅,却把脑袋垂在方向盘上,深恐熟人看见,只是在差不多到“泰昌”商行后院仓库的小巷口时急忙叫过三伯,给他指明方向,强烈要求到此为止。
三伯虽然觉得这么快就结束旅程有点儿遗憾,但还是积极配合,通过与队伍中十几个不同部分的头头们商量,废了好多口舌几次搬出孙先生和廖仲恺先生才说服走得不过瘾的一群头头们,终于把车子送进商行后院,数以万计的人们这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若干年后,功成名就的安毅专程跑到三伯家里坦白从宽请求原谅,没想到三伯毫不在意,反而说这是他一辈子所做的最风光最有意义的事情,足以光耀祖宗流芳后代。
第二十二章寻找英雄
黄埔军校的医院病房里,脑袋上缠着一圈圈白纱布的宋希濂艰难地撑起身子,在前后左右伤病员的一片哼哼呀呀shen • yin中拿过床头的树杈拐杖,缓缓下床撑着拐杖慢慢挪向门口。
当天由于被巨大的撞击力抛出车厢,本以为必死无疑的他幸运地被树杈缓冲了一下得以逃过一劫,但是巨大的冲力和结结实实的一摔,让他头破血流,足足昏迷了两天三夜,右脚踝严重扭伤,救护队到来时他已经重度昏迷,那支崭新的驳壳枪依然却牢牢地握在他手里,谁也无法掰开他的手指拿下来,就像长在他手上一样,最后送到码头医生紧急打了一针,他的双手这才松开。
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小毅在哪儿?医生护士们谁也不认识什么小毅,看到宋希濂两眼通红的样子非常可怕,连忙找来正在监察新学员训练的贺衷寒。贺衷寒根本就不知道安毅就是那天开车的人,听了宋希濂陈述的经过大吃一惊,立刻安慰宋希濂说也许当时太忙太乱遗漏了,也许小毅此时早已回去上班了呢。把宋希濂安抚下来,贺衷寒告诉他,黄杰和陈赓等人正在广州城周边地区带兵执行任务,自己尽快通知他们寻找,等会儿一出门立刻向政治部汇报。
宋希濂扯住贺衷寒的衣角难过地说道:小毅为了咱们的攻坚战驱车冲入敌阵连生命都不顾,咱们却至今不知他的死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你要是不给我把小毅找回来,以后别再和我说话了。
贺衷寒一阵小跑到政治部进行汇报,留守军校的政治部主任邵力子、教育长方鼎英、宣传科长鲁纯仁等人听完大吃一惊,均说这不正是校长和加仑将军两次吩咐要找寻的人吗?只不过当日战事紧急,政治部的人员没能找到人只好跟随主力继续前进,打入广州后再想找却不知道驾车英雄的名字,更不知道是何方神圣,于是也就拖延下来,如今想起后悔不已,为何当时就没记起找找那辆车在什么地方。
方鼎英当即下令,由贺衷寒带上两名科员,立刻过江进城寻找安毅,找到之后马上送到城内的中央党部,蒋校长、周主任、顾问团负责人加仑、鲍罗廷以及总教官何应钦等人都在那里开会,之后给学校来个电话,以便安排这位做出杰出贡献的革命青年安毅与师生们见面座谈,并参加三天后的表彰大会。
贺衷寒带人坐上校本部特派的汽船,直奔天字码头,上岸后穿过庆祝游行的队伍跑到丝绸商行边上的算命摊一看,老道连影子都没有,算命的八仙桌和明黄色旗幡不知所踪。
贺衷寒转念一想,立刻带人前往“泰昌”商行,在紧闭的大门前发呆片刻,随即一阵擂门,一位三十好几的中年人把门打开一条缝,看到三位大汗淋漓的军人要找安毅,连忙出声解释:“对不起,三天前安毅已经被掌柜解雇了,住在那儿我也不知道,听说是仁济路潮兴街芩家大院吧。”
心思周密的贺衷寒看到职员想要关门,迅速伸出一只脚踩住门边,和颜悦色地问道:“你能告诉我解雇安毅的理由吗?”
中年人犹犹豫豫不愿回答,但是看到反复询问的贺衷寒没有恶意还挺和善,就把原因告诉了他:
“小毅是个仁义的人啊!暂且不说他一身的本事,就说当初滇军征用我们的货车不成要放火烧商行的事吧,一般人唯恐避之不及,他倒好,得到消息后立刻从家里赶了过来,好话说尽避免了商行的大祸,并孤身一人驾车随凶狠的滇军走了,一去就是一个多月,没日没夜的拉货吃尽了苦头,我们这帮同事偶尔在街上看到他被军队押着开车跑过,整个人又黑又瘦的,担心啊!可那些军阀我们谁敢惹啊?就在三天前的傍晚,革命军打进广州城后没半天小毅也平安回来,陈掌柜却说小毅没保护好商行的货车,让几千大洋买回来的贵重货车被子弹打穿几百个洞,车头车厢严重变形彻底报废,还让人用九头牛把破车拉回来丢尽了商行的脸面,如此大错绝对不能原谅,当场就把小毅给解雇了,根本就不念及小毅当时是为了保住商行的产业、保住大家的命才去的。唉……我们心里有气觉得很不公平,但是人在屋檐下,谁也没办法啊!”
贺衷寒致谢之后,立刻赶往潮兴街芩家大院,问遍所有的人都说安毅搬走多时了,就连老道、冬子和替人洗衣服的母子俩也先后搬走,至于搬到哪里,谁也没问,他们也没说。
就这样,贺衷寒连续三天带人走街串巷,四处访查都无法找到安毅,没办法之下只能将事情告诉病床上的宋希濂。
宋希濂细细一想,痛苦地长吁短叹:“一定是小毅看到咱们没有一个人顾及他,难过之下躲起来不愿再见面了,咱们对不起他啊!要是没有小毅,我们怎么能如此顺利攻克龙眼洞扫平瘦狗岭?他的功绩比我们谁的都大啊!”
数日后,在勾心斗角的党内上层和各派系将领中被折磨得头疼不已的蒋校长返回黄埔军校,连夜召集政治部、教练部、学生总队等将校开会,传达完党部的最新精神,就命令军人联合会的负责人和一期的六名杰出代表参加会议,第一项议程就是听取贺衷寒寻找安毅的汇报。
在一片遗憾的叹息声中,蒋校长颇为不悦地转向陈赓和贺衷寒:“你们两个和黄杰、宋希濂最清楚这个安毅的贡献,为何接到校本部的任务之后连续五天都没把人找到?难道你们不知道这样一个表率对激励士气、鼓舞民心的重要性吗?”
黄杰站起来大声回答:“报告校长,我们都知道安毅在这次讨逆战争中的杰出贡献,是他以一个普通青年的革命觉悟奋不顾身驾车冲入敌阵,一举打乱敌人的阵脚为我军的进攻创造宝贵机会,是他凭借优秀的绘图技术和超人的记忆力,为我们标明了滇桂叛逆的一个个阵地……”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