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惦念(2/3)
炎翊策马走近,一个翻身下了马。他一下马便是众王府随从向他行礼,纷纷说着恭送祝贺的话,唯独眼前这位王妃,只微微欠了身,嘴角含着淡淡的笑意看着他。
他以为这位王妃不爱笑,不是说玉和总是板着脸,实是很多时候玉和表现出来的笑意鲜少达眼底。炎翊忽然不想开口说话,只想就这么静静对视着,他害怕他一张口,他的王妃就要把她少有的笑容收了回去,换成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模样。
昨日夜里二人痛快对酒,炎翊想着,要是能常常见到她这样痛快恣意的样子改多好。
青衣眨了眨眼,看着眼前两位主子你看我我看你,时间着实有些长了,故而轻轻咳了一声。
这一声,玉和回了神,炎翊身边的阿承也将视线转移。
……?阿承望着青衣,似乎像是看见一个新人。青衣……怎么会上妆了?
而且,还十分好看,比之王妃更美。
青衣察觉阿承的视线,脸上不由一红,又狠狠挖了一眼对方。
阿承一脸莫名,可心里又说不出的喜滋滋。
玉和收了些许笑意,对炎翊:“慎王此次远行,一路顺风。”
说得好像他慎王炎翊是要去郊游一番。
炎翊微不可见地皱上眉头,对玉和道:“谢王妃关怀,王妃独自在家,也需记得保重身体。”
玉和挑起眉,这话是怕她忧思过甚而伤心肺?她不由哼了一声:“我自有青衣陪伴,开心自在得很。”
炎翊一愣,不由笑起来,惹得玉和尴尬,她抿起嘴,眼神瞟向别处,半了道:“我也并无他意,王爷莫要误会。”
“自然自然,”炎翊含笑,轻轻点了点头,“玉和有青衣相伴,如我有阿承相伴,并不孤独。”
“这……一样?”玉和疑问,心中腹诽。想当初莫姑临行,可是悄声说过炎翊身边有一位小厮,衣着打扮皆为不俗,平日炎翊探访毓庆行宫都不曾带上,就连炎翊宿烟花酒地,也未听过他身边有一位叫阿承的侍卫。这可见二人情义深厚,非寻常人情。而玉和进府三月,慎王炎翊不曾与她同塌而眠,亦不曾与侧妃同房,甚至连勾栏瓦肆都少去,只与阿承形影不离,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简单想象二人的关系。
炎翊挑起眉,看着自家王妃摆在脸上的表情变化,不可不谓之一丰富。炎翊挑着的眉渐渐皱起:“你在想些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玉和连连摆手,“人各有难言之隐……只是我与青衣是自小一同长大,感情如姐妹一般。”
炎翊愣了愣,却只垂眼轻轻一笑。他自小孤独,即便有阿承,虽然亲密,他也没有真正将其作为如兄弟手足般的存在。而现在玉和却说,她与侍女青衣情同姐妹,明明是尊卑不分的话,可炎翊听了却不刺耳,只是佩服。他轻轻说:“能有这样的情分,是福气。”
话了,炎翊躬身行礼:“就此别去,王妃珍重。”
玉和被他的举动怔住了,想着这大英男子竟肯对女子行礼了?她本还想说什么,却觉炎翊似乎神色深重几分,忽的开不了口。是有怎样的情分是福气?他和阿承没有吗?又或者炎翊想起曾经在俪贵妃膝下的日子?
如此,玉和也不由沉下来,轻声说:“一路保重……最好,不要少什么胳膊腿的。”
炎翊听此一笑:“好,王妃说什么便是什么。”
玉和横眉:“没和你开玩笑,听着些,战场不是勾栏瓦舍随意赏玩,你定得平平安安。”
炎翊看着自家王妃的认真劲,不由将手抚上玉和的头,轻轻摸上一摸:“知道啦。”
玉和耳根骤然红起来,眼神不自在的飘开,语气倒是凶得很:“知道就赶紧走。”
下一回送行她得来个珠钗满头,看那炎翊手往哪放。
炎翊见玉和颜色,竟笑得更开心了。他翻身上马,朗声说道:“既然王妃期望为夫凯旋而归,那自然不负所望!”
“你……”玉和咬牙切齿,愣看着这泼皮无赖牵着马向远方奔去。
好得很啊!
这边有玉和咬牙切齿,另边就有里尤侧妃黯然神伤。赐容垂眉掩色,一副难舍丈夫的神色,可是她隐藏在袖口的丝帕,却已是皱皱巴巴的模样。
这回连悠儿也难过起来,侧妃没有做错什么,可是为何王爷王妃丝毫没有提及主子,王爷甚至连一个眼神也不曾给予,似乎侧妃只是一个随从,甚至连随从也算不上。
这偌大的王府里,有她里尤赐容的容身之所,但是没有她心之所安的地方。
送行完毕,玉和遣了众人回府,自己和青衣连着三两仆逛起街来了。逛街行为,本来肖姑是再三劝阻,说哪怕是要玩耍,也改换了王妃服饰作微服才行。玉和本身就是随心惯了,又不喜肖姑,连着把人领着王府众人回府作打发。
玉和才别过肖姑,远处又有一人踏马奔来,一路走马飞尘。那人远远见了玉和,将马停在千里亭外,一路奔来跪在玉和面前,叩拜道:“末将参加郡主!”
玉和浑身一震,似乎被这一声牵回前世,她颤着伸出手,想要亲自扶眼前的人,却最后停留在一半。玉和道:“子梧?”
眼前的少年抬起头来,眼睛里俱是亮晶晶的星星,嘴角是怎么也掩饰不了的笑:“玉姐姐!是我!”
“怎么是你?”玉和又惊又喜,她和青衣一起将眼前的少年扶起:“你怎么来了?……还长这般大了……你可是偷跑出来的?”
最后一句,玉和神色陡变,凶巴巴地说。
“没有没有!”少年连忙摇头,“我最近可乖了!我和萧叔现在在京城安顿下来了,萧叔开了家私塾,前阵子还生了个大胖小子呢!而且现在我已经是振威校尉了!”
“当真?”玉和心喜起来。子梧是她第一次出兵打仗时遇上的孤儿,而萧叔是则是子梧的邻居。在战争里,萧叔没有了孩子,子梧失去了父母,玉和便收了萧叔和子梧当兵,作她的贴身侍从,又让萧叔做子梧的义父。说来子梧二字,还是萧叔取的。
子梧本名大伟,子梧是他的字,父母被乱兵砍杀时年仅十岁,后由萧叔抚养。仅接着跟随玉和从军,玉和记得临走前他还只是小小侍卫长,短短数月竟有如此造化,可见一斑。
“那是自然,”子梧朗声答道,“我见到了女君陛下!受到了陛下的提携,陛下说只要我肯踏实,来日定能做个将军……就像玉姐姐那样!领兵打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