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3(2/2)
慕容桐皇皱眉道:“为何要跟读书人作对?不知道众口铄金以至于让你们父子遗臭万年吗?”
徐凤年修长手指抹过春雷,缓缓道:“成王败寇。你想想看,春秋八国史书,不都是由离阳王朝的史官在写吗?那些个为了让列祖列宗上忠臣传的,哪怕留下个十几个字给后人,便可以不惜羽毛,削尖了脑袋去入仕新朝廷做官。那些个为了让父辈们不入佞臣传的,则更是奔赴京城,绞尽脑汁讨好翰林黄门郎们,哭着喊着恨不得把妻妾双手奉送。不是有个人让正妻解衣以ru暖人手的荒唐典故吗?”
慕容桐皇正色道:“殿下不可以偏概全!”
徐凤年睁开眼睛淡然道:“这个道理我懂,徐骁也不是没有打心眼佩服的读书人,不过似乎没几个有好下场,递交治国二十一疏的贺州荀平,被百姓烹食。赵广陵呕血身亡于西蜀皇城外的军帐,曾做文武评将相评的李义山被同是读书人的一些个文坛巨擘,以文字取人性命,被株连,最后逃到了徐骁身边才活命。当然,你也可以继续说这是以偏概全,但我身在北凉王府,见识过太多名士风采,的确写得一手花团锦簇的诗章,不管是唇舌shā • rén还是歌功颂德俱是一流手笔,名利名利,知道为何名字在利字之前吗?北方张圣人曾说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这便是答案,也是为何文人轻视武夫的根据,有几个读书人是奔着立德而去?读书来读书去,最多的还是立言啊。立言攒人格赚名望,光宗耀祖,名留青史,哪里顾得百姓饥饱寒暖。”
徐凤年轻声道:“我在江南道报国寺听江南名士说王霸义利,结果只是一个原本没资格入席的寒门士子在为百姓求利,你说那些名士,是哪门子的名士?只知吟诵风花雪月,清谈玄说,全天下都在叫好,便是真的好了?读书万卷,无书不读无经不解,不知朱门外有冻骨,便是士子的士了?”
徐凤年笑道:“说来可能不信,襄樊儒将王阳明自刎后,本是佞臣传榜首,是徐骁与老首辅吵了一架,撸起袖管亲手划去的。而西楚史书对于这位曾给西楚独坐钓鱼台整整十年的读书人,没有留下半个字。这一次,则是朝中遗老领袖,西楚老太师孙希济亲笔抹去。”
慕容桐皇还在坚持,但已经不如一开始那般理直气壮,低头道:“读书人还是好人居多。”
徐凤年自嘲道:“我也没说我非要跟读书人过不去啊。再者很多人和事,本就没对错可言,钻了牛角尖,一定要非此即彼,就没道理可言了。”
慕容桐皇嗯了一声。
徐凤年托着腮帮望向牯牛大岗,自言自语道:“还是温华那小子想得开,不知道这会儿在哪里了。”
慕容桐皇怔怔出神。
徐凤年转头伸出两根手指,学那降妖除魔的符咒派道士,指向慕容桐皇,大笑着打趣道:“急急如律令,你这祸国殃民的孽障,还不速速现形!”
第175章步步长生莲
慕容桐皇犹豫了一下,使劲锤了一下世子殿下胸口,这个瞬间,他不再故作诱人妩媚,不再眉宇阴沉,散发出一股陌生的凛然英气。
徐凤年躺在坡地上,笑道:“胭脂评上排第二的陈渔,称作不输南宫,知道吧?”
慕容桐皇点了点头,不过至于为何提起陈渔和南宫,一头雾水。
徐凤年笑道:“那个南宫与你一样,是个男人,长了一张白狐儿脸,比你还好看。如今就在北凉王府听潮亭里观看秘笈,等他出楼,说不定就是天下第一了。我这两把刀春雷和绣冬,原本都是他的,后来一把送一把借。”
慕容桐皇哈哈笑道:“你再解释,小心被当成此地无银三百两。”
徐凤年如释重负,心有千千结,能帮这对姐弟解开一结是一结,处理掉轩辕家族那一茬破事,至于慕容桐皇人生走势,只需要埋下称不上伏笔的伏笔,再以后就不再搭理了。这下棋,确实得跟黄三甲那老妖怪学,先别管是不是画虎类犬,学了再说。徐凤年没来由想起那位梦中乘龙而来的龙虎山天人,赵黄巢,此赵并非天师府赵氏的赵啊,徐凤年其实至今还没弄清楚到底是梦境还是真实,若说是真相,整晚都在攀崖而上的呵呵姑娘为何没有反应?连老剑神李淳罡都不曾察觉!可要当作是一场春秋大梦,白蟒对黑龙,中年道士赵黄巢所说一切都是有理有据,尤其是那条从悬崖升腾而起的张须天龙,几乎与《春雷恶蛟惊龙图》上如出一辙,这幅天王天女图出自大炼气士之手,辅以恶谶,徐凤年皱紧眉头,暂时不敢对谁说起这件古怪事情,恐怕只有回到北凉才能跟徐骁和李义山提上一提。
世子殿下不知道徽山没多久前,有人与他恰好对望龙虎而来。轩辕青锋和爷爷轩辕国器站在问鼎阁的望江台,两人凭栏而立,问鼎阁依崖而建,望江台则突兀横出,山风猎猎,高处不胜寒,轩辕青锋拢了拢裘衣领子,鬓发皆霜的老人笑道:“冷了?你这惫懒丫头,与你爹一样,都不肯在武道上出力,习武也不一定是要打打杀杀,强身健体才是根本。”
轩辕青锋脸颊被从江面荡到牯牛岗壁上激起的罡风吹得通红,缩了缩脖子,撒娇道:“现在学也不迟啊。”
腰悬古剑名抱朴的轩辕国器笑而不语。
老人是徽山轩辕他这一辈的独苗,老祖宗轩辕大磐一败再败后,闭关修行,都是由轩辕国器一手撑起大梁,年轻时寂寂无名,与当时堪称李无敌的剑神李淳罡错过了交锋时机,近二十年才名声鹊起,下山第一战便挑了最硬的吴家剑冢做磨剑石,逼得吴家素王剑出鞘,轩辕国器虽败犹荣,被武林盛赞大器晚成,这些年结交皆老苍,前不久刚刚去了趟东越剑池,一剑挑翻六名剑傀剑儡,名声紧随邓太阿其后,不知江湖传言将由轩辕国器顶替王明寅递补成为第十一是真是伪。
轩辕国器轻声道:“听说李淳罡就在那北凉世子身边。”
老人手指轻弹剑鞘,鞘内古剑颤鸣,竟然盖过了山风呼啸,偏偏轩辕青锋毫无异样。老人嗤笑道:“李淳罡曾经何等剑仙气概,何时成了北凉的走狗,真是让人大失所望!本想剑池归来便去寻这剑道前辈切磋一番,现在虽说省事了,可不知李淳罡还配不配这柄抱朴剑出鞘!”
轩辕青锋笑眯眯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老头不是第八吗?”
轩辕国器淡然笑道:“丫头别耍激将法,你可知剑道境界一朝倒退,想要再勇猛精进,尤其是李淳罡这个境界的高手,难度比起渡劫飞升都不差?只要不是剑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