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 分节阅读 76

分节阅读 76(3/3)

目录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鹤鹊安知鸿鹅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长齐列传》)

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司马迁又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屑于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不是说的这种情况呢?”(《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贾谊的《鹏鸟赋》写得好: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

“夸者死权兮,众庶凭生。”

孔子自己也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从吾所好”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卡尔·马克思引用过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叫做——“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

不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吗?

------------------

辞达而己

【原文】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不过达意罢了。”

【读解】

就一般情况说,“辞达而已矣”是针对“巧言令色,鲜矣仁”而言的。强调言辞以表达意思为目的,反对雕琢浮夸的花言巧语,反对开口就是一大篇的夸夸其谈。

就写文章而言,“辞达而已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的好文章其实就是“辞达而已矣”,而不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这方面的问题,在写作学上研究得很多,而其基本精神,还是来源于孔子这句精辟的名言。

“辞达而已矣。”我们也就没有必要饶舌了。

------------------

季氏第十六

本篇多章都不称“子曰”而称“孔子曰”,所以一般认为不是孔子弟子所记,但本篇内容仍涉及孔子的政治、教育、道德思想等。全篇原文共14章,本书选12章。

且看侵略者的逻辑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③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4)”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⑤有言曰:‘陈力就列(6),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7)矣?且尔言过矣,虎咒(8)出于柙(9),龟玉毁于椟(10)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1)。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1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13)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频臾,而在萧墙(14)之内也。”

【注释】

①颛(zhuan)臾: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费县西北。②有事:《左传·成公十二年》说:“国之大事,在把祀与戎。”所以,这里的有事即指用兵(戎)。③尔是过:“过尔”的倒装,“是”字在这里起倒装的作瞅。“过尔”即责备你(你们)。“过”在这里作动词用。④东蒙: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接费县界。(5)周任:古代的一个史官,有良史之称。(6)陈力就列:陈力,贡献力量;就列,就任职务。(7)相:辅佐。(8)咒(si):一种类似野牛的独角怪兽。③柙(xia):关野兽的笼子。(10)椟(du):匣子。(11)费:季氏的领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12)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原文作“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般根据下文“均无贫”、“和无寡”认为原文有错,所以改正。(13)文德:礼乐仁义的政治教化,(14)萧墙,国君用的屏凤。臣下见国君,一到屏风前就会肃然起敬,所以叫做“萧墙”(“萧”字从“肃”得声).萧墙之内本指国君,这里用来代指朝政。

【译文】

季氏将去攻打颛臾。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