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 分节阅读 13

分节阅读 13(2/2)

目录

------------------

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①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2)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3)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4):‘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5),此之谓也。”

【注释】

①假:借,凭借。②待:等待,引申为依靠。③赡:充足。④《诗》云:引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⑤思:助词,无义。

【译文】

孟子说:“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所以称霸必须是大国。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使天下归服的不一定是大国--商汤王只有方圆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圆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孔子那样。《诗经》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正是说的这种情况。”

【读解】

与孔子在《论语。子路》和《论语·季氏》中的有关论述一样,都是讲的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

孔孟一脉相承,采用的,是攻心为上,以柔克刚的政治方针、

后世诸葛亮七擒盂获,可以说正是活学活用孔盂思想的典型。成都武候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肖,从古知兵非好战”其实也正是表达的这种思想。

值得提出来略加讨论的是:以德服人到底还要不要力?

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情况来看,似乎还是离不开力。就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情况为例,当诸葛亮第一次放走孟获后,众将都感到不理解,一起来问诸葛亮。诸葛亮笑了笑说:“我要捉他,就像在口袋中取东西一样容易,但只有使他口服心服,南方才会真正平定。”可见,诸葛亮之所以敢于七擒七纵,还有赖于军事上的绝对优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如囊中取物”般容易。不然是开不得玩笑的,那就很可能成为放龙归海,放虎归山,有自食其果的危害了。

由此看来,以德服人还得与以力服人结合起来。只不过以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打,是为了谈。”只有以德服人,攻心为上才能长治久安。

------------------

恶湿居下,自作自受

【原文】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①,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②:‘迨③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④,绸缪牖户(5)。今此下民③,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7),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8):‘永言配命民自求多福。’《太甲》(10)曰:“天作孽,犹可违(11);自作孽,不可活(12)。’此之谓也。”

【注释】

①闲暇:指国家安定无元内忧外患。②《诗》云:引自《诗经·邪风·鸱鸦》。③迨(dai):趁着。④彻:剥取。桑土(du):桑树根;土同“杜”,东齐方言说“根”为“杜”。。⑤绸缪(mou):缠结。牖(you):窗子;户:门。③下民:民义同“人”。这里的诗句是以鸱鸦(一种形似黄雀而身体较小的鸟)的口吻,其巢在上,所以称人为“下民”。(7)般(pan):乐。怠:怠情。敖:同“邀”,指出游。(9)《诗》云:引自《涛经·大邪·文王》。③永:长久;言:语助同,大义。配:合。命:天命。(10)《太甲》《尚书》中的一篇。(11)违:避。(12)活:“逭”(huan)的借字,“逃”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仁就光荣,不仁就耻辱;现在的人既厌恶耻辱却又居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那最好是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处于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并且趁国家无内忧外患的时候修明政治法律制度。这样做了即使是大国也会畏惧你。《诗经》说:‘趁着天晴没阴雨,剥些桑树根上皮,补好窗子和门户。现在你们下面人,有谁还敢欺侮我?’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很懂得道理呀!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谁还敢欺侮他呢?’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却趁着这个时候享乐腐化,这是自己寻求祸害。祸害和幸福都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尚书·大甲》说:‘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读解】

孟子的本意是规劝当政者施行仁政,可他指出的“恶湿居下”现象却是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比如说,抽烟是损寿的,酗酒是要误大事的,睡懒觉也是不利于健康的。至于dǔ • bó可能倾家荡产,嫖妓可能患“爱得死”(即通译“爱滋”,但“爱得死”却译得更为深刻而大家都知道的。

厌恶损寿,厌恶误事,厌恶不健康,更厌恶倾家荡产、“爱得死”……

可就是要抽烟,喝酒,睡懒觉……

谁还会想起“未雨绸浮”或“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些格言警句呢?

个人生活中的小事有这样的现象,国家行政上的大事也完全可能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所以孟子苦心提醒大家,既然厌恶潮湿,就不要自居于低洼的地方;既然厌恶耻辱,就不要自居于不仁的境地。说到底,还是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这才是孟子政治学说中万变不离其宗的主题。

------------------

政策开放,国家兴旺

【原文】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①,法而不廛②,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③,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④,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⑤无夫里之布(6),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7)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8)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①廛(Chan):市中储藏或堆积货物的货栈。征:征税。②法而不廛:指官方依据法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