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7(2/3)
1947年7月,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度,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为了动员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加倍努力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宣言》分析了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重申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目的“是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并提出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惩办内战罪犯;实行人民民主制度;肃清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没收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商业;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承认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废除一切卖国条约等八项基本政策。
《宣言》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
(齐福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简称“政协”。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于1948年4月30日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中,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对于政治协商会议,后来称之为新政治协商会议,是为了区别于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正式成立。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把即将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六百三十四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界民主人士、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máo • zé • dōng在开幕词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7日,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决议以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29日,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少数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规定了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总原则。30日,会议选举máo • zé • dōng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并选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五十六人。会议还选出一百八十人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并推举máo • zé • dōng为政协主席,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式上,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máo • zé • dōng与其他副主席登上主席台
会议最后一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政协全体会议闭幕后,设立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政协会务,召集全国委员会会议。在全国各地亦设立政协地方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此后,政协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并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齐福霖)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学科专业杂志。1982年5月创刊,由厦门大学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年四期(首年仅出三期)。1988年起,改由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主办。该刊创始人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家傅衣凌,1982~1984年任主编。1985年起,由杨国桢任主编。韩国磐、陈诗启任顾问。该刊以刊登中国社会经济史理论研究和专题研究论文为主,也发表一些罕见的或新发现的史料和调查报告、中外史坛动态及书评。每年均有一定篇幅刊载外国学者的来稿。创刊以来到1988年,发表了四百多篇文章,体现了从经济剖析社会,从社会剖析经济的社会经济史学风格和注重发掘民间文献和区域研究、细部研究的学术特色,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