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中国百科全书 > 分节阅读 81

分节阅读 81(2/2)

目录

杨士奇

(1365~1444)明朝前期大臣。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江西泰和人。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又以居地、郡望,时人称为“西杨”。少孤贫而勤学,以授徒自给。建文元年(1399)以荐入翰林院,充史馆编纂官。不久授吴王府审理副,仍供馆职。永乐初擢为编修,寻选入内阁进侍讲,典机务,并辅佐东官讲读。永乐二年(1404)进左中允,五年升左谕德,兼侍讲。六年,明成祖朱棣北征,命辅太子监国。十二年遭汉王朱高煦谗劾,系锦衣卫狱,仍力言东宫仁孝,太子赖以得全。仁宗即位后,进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历少保、少傅,兼兵部尚书。英宗即位后,与杨荣、杨溥共辅幼主,进少师。

士奇受知于仁宗、宣宗、英宗三朝。直文渊阁四十年,任职时间之长为有明一代第一。廷修《太宗实录》、《仁宗实录》、《宣宗实录》,皆为总裁。其为官举止恭谨,善应对,论事存大体,言辄有中。宣宗时,高煦之叛平后,力言赵王高燧不叛,使其未受株连。并请蠲逋赋薪刍钱,减官田额,理冤滞,汰工役;又请抚逃民,察墨吏等,民皆大悦。英宗时,首请练士卒,严边防,设南京参赞机务大臣,罢侦事校尉、慎刑狱、严核百司等,与杨荣、杨溥同心辅佐,朝政清明。士奇又善识人,所荐皆名士,但荐士必出其门,有攻己者,必欲斥逐。任其子杨稷横虐乡里,侵暴shā • rén;中官王振擅权,不能匡救,士论以此少之。正统九年以子下狱,忧死。诏赠左柱国太师。编著有《三朝圣谕集》、《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文渊阁书目》、《东里文集》等。

(王其榘)

杨嗣昌

杨嗣昌

(1588~1641)明末大臣。字文弱。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博涉文籍,多识先朝典制。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万历、天启两朝,历官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等。崇祯元年(1628),起河南副使加右参政,移守霸州。四年,移山海关饬兵备。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今河北卢龙)、山海关诸处。七年,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山西军务。当时,中原饥荒,农民军到处蜂起,嗣昌请开金银铜锡矿以解散其党。又六疏陈边事,多所规划,帝异其才。九年,起为兵部尚书,十年至京。嗣昌锐意振刷,深受崇祯帝信任,所奏请无不听。在对待清兵与农民起义军问题上,力持应把主要力量用来镇压农民军,然后再来对付清兵的“安内方可攘外”的方略,奏请增兵十二万、增征“剿饷”(见三饷)、团练壮丁,提出“四正、六隅、十面网”战术,企图三个月之内以“剿抚兼行”的策略扑灭农民起义军;如各级将帅不用命者,严加处置。但在起义军的抗击下,其计划被粉碎。十一年,改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十一年九月至十二年三月,清兵长驱直入内地,连下七十余城,明廷斩杀自总监、分监、巡抚、总兵、副将以下至州县有司不得力者凡三十六人,而一意主和的杨嗣昌未受贬削,反而复议请增征“练饷”。于是民不聊生,参加农民起义军的越来越多,加以连年灾荒,故该年五月,张献忠于谷城(今湖北谷城)再起。朝廷特命杨嗣昌以大学士督师,赐尚方剑,前赴湖广、陕、川指挥围剿张献忠等农民军,大败张献忠于玛瑙山。时多支农民军皆集于四川,杨嗣昌认为川地扼塞,如官军四面合围,可尽扑灭,遂入川。但官军内部矛盾重重,诸将多不用命;而杨嗣昌本人,事必躬亲,经常贻误战机,故农民军得以从容作战,声势益盛。十四年初,李自成军乘机攻陷洛阳,杀福王常洵,而张献忠以轻骑一日夜驰三百里出川奇袭襄阳,杀襄王翊铭,于是,朝野震惊。嗣昌遂畏罪自杀。著有《杨文弱先生集》、《武陵竞渡略》、《野客青鞋集》、《地官集》等。

(张显清)

杨素

杨素

(?~606)隋代著名将相。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北周宇文护引为中外记室。后从周武帝宇文邕平齐有功,封成安县公。大象二年(580),相州(今河南安阳南)总管尉迟迥以丞相杨坚谋代周,起兵反抗,荥州(今河南荥阳西)刺史宇文胄响应。杨坚以杨素为大将军过平宇文胄,迁徐州总管,位柱国,封清河郡公。隋朝建立后,他几次上攻取陈朝的计策,隋文帝杨坚任命他为信州(今四川奉节东)总管,令他监造战船。开皇八年(588),隋出兵大举伐陈,杨素为行军元帅,率水军过三峡,在长江中游作战,屡败陈军,威震江南。以功领荆州(今湖北江陵)总管,进爵郢国公(后改越国公),转官纳言、内史令。十年,旧陈境内沈玄■、高智慧等许多地方势力起兵叛隋。文帝以杨素为行军总管,逐一讨平,巩固了南北统一的局面。十二年,晋升尚书右仆射,与高颎专掌朝政。次年,受命监造仁寿宫,督役严急,死役者甚众。十八年,为行军总管,大败西突厥达头可汗;仁寿二年(602),又率兵大败dōng • tū厥思力俟斤于云内(今山西大同),使突厥势力退出了碛南。文帝废太子勇,立次子广为太子,杨素参与其事。四年,文帝病重时,察觉杨广行为不端,欲重立杨勇。时杨素侍疾宫内,闻讯即更换宿卫,控制宫中出入。七月,文帝死,隋炀帝扬广即位。文帝之死,或疑是杨广勾结杨素等所下的毒手。八月,并州总管汉王谅举兵反,炀帝以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讨平汉王谅。大业元年(605),杨素为尚书令,与宇文恺等奉诏营建东部。次年又进位司徒,改封楚公,同年病死。杨素贪财货,营求产业,邸店田宅以千百数,东西京居宅侈丽,家僮数千,姬妾众多。杨素工草隶韦,善属文,有集十卷,今不存。子杨玄感,大业中反隋,兵败被杀。

(胡守为)

杨秀清

杨秀清

(1821~1856)太平天国前期主要领导者。广西桂平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幼失双亲,由伯父杨庆善抚养成人,靠种田烧炭为生。后因阅历较广,足智多谋,为冯云山赏识,邀入拜上帝会。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冬,冯云山被捕入桂平县监狱,洪秀全返广州设法营救,拜上帝会主持无人,杨秀清即假托天父附体,取得代天父传言的地位,并与洪秀全、冯云山等结为异姓兄弟,称天父第四子(洪秀全为天父次子)。

1851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后任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12月,在永安(今广西蒙山)封东王,称九千岁,掌握军、政大权,节制其他各王。次年指挥太平军由广西永安突围,进入湖南,和西王萧朝贵联名发布《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和《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三篇檄文,揭露清朝政府的黑暗腐败,阐明太平军志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公平正直的太平新社会,号召群众“各各起义”响应。旋与洪秀全等商定循江东进、夺取南京的战略方针,率军攻克湖北汉阳、汉口和武昌。1853年3月(咸丰三年二月)占领南京后,提出就地建都的主张,使太平天国政权正式建立。其后,策划组织了北伐、西征等重要战役,成为太平天国起义前期的实际指挥者。

随着起义的发展,杨秀清逐渐自恃功高,专擅跋扈,与天王洪秀全明争暗斗,常以天父名义,否定洪秀全的主张。建都后,洪秀全发起完全否定孔孟及诸子百家学说,他则宣布四书、十三经不必废,对经书给予积极评价。洪秀全刊印新、旧约圣经,他下令中止,还以洪秀全苛待宫中女官之细故,要杖责洪秀全。对同僚如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兴国侯陈承镕、卫天侯黄玉昆等,也苛责挫辱,加以压制。这使他在领导集团中一方面位高权重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