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0(1/2)
颜宗弼,杀金兵数百人。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
十日,金兵再犯郾城,岳飞在城北之五里店再败金兵,杀死金将阿李朵孛堇。完颜宗弼集兵十二万屯于临颍(今属河南)。十三日,杨再兴以三百骑兵出巡,在小商桥与金兵遭遇,杀死金兵两千多人以及万户撒八孛堇等一百多名将领,宋军也全部壮烈牺性,杨再兴所中箭镞有两升之多。十四日,张宪率岳家军再战,逐金兵出临颍县界。同日,岳家军又大破进犯颍昌的金军主力。
郾城之战是宋金双方精锐部队之间的一次决战,宋军以少胜多,给金军以沉重打击。宋军如能乘胜前进,收复故疆大有希望。但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只图利用胜利,作为对金乞和的资本,遂下令班师,断送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成果。
(周宝珠)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书。一说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有人认为是原籍为齐的秦代博士所写。该书采用史料和民间传说编纂而成,其中晏婴劝告君主不要贪于逸乐,要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等统治经验,常为后世所取法。晏婴本人恪守传统礼制、生活节俭,也常为后世统治者所称道。该书中许多生动的情节描写,表现了晏婴的聪慧和机智,如“晏子使楚”等,曾在民间广为流传。书中还通过总结政治经验,分析了“和”、“同”两个概念。晏婴认为对君主随声附和即“同”,不足可取;只有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其不足,也就是“和”,才是正确的。这一具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晏子春秋》竹筒
《晏子春秋》曾经刘向整理,共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清代校定者有七八家,清末有苏舆《晏子春秋校注》、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近有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材料较全。在日本也有不少研究著作和注本。
(李申)
燕铁木儿
燕铁木儿
(El-temür,?~1333)元文宗图帖睦尔时权臣。钦察人,功臣土土哈之孙。怀宁王海山镇守称海,燕铁木儿备宿卫十余年。海山即位,是为元武宗,封燕铁木儿同知宣徽院事。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任佥书枢密院事,掌宿卫。同年七月,泰定帝卒于上都。时燕铁木儿留大都,谋立武宗子为帝。八月,发动兵变,捕泰定帝在大都的支持者,夺中书省、枢密院权,遣人至江陵迎武宗次子怀王图帖睦尔至京。九月,图帖睦尔即位,是为文宗;同时,左丞相倒剌沙在上都立泰定帝子阿剌吉八为帝,是为天顺帝。双方激战,倒剌沙兵败投降。燕铁木儿以拥立之功,封太平王,拜中书右丞相、知枢密院事,加答剌罕号。图帖睦尔让位于当时远在漠北的长兄周王和世■。天历二年(1329)正月,和世■即位于和林之北,是为明宗,并立图帖睦尔为皇太子。三月,燕铁木儿北上迎和世■,加拜太师。八月,途经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时,与图帖睦尔合谋,将和世■毒死,图帖睦尔再次即位,燕铁木儿独秉大权,所获赏赐不计其数,生活极端腐朽。至顺三年(1332)文宗卒,遗命立明宗之子为帝。明宗次子懿璘质班即位,是为宁宗,在位五十三日死,燕铁木儿欲立文宗子燕帖古思,文宗后不允,遂立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是为顺帝。燕铁木儿惧怕杀害明宗的阴谋败露,心情不安,不久病死。子唐其势继为中书左丞相,女伯牙吾氏为顺帝后,元统三年(1335)均被右丞相伯颜杀死。
(邱树森)
杨州
杨州
传说时期和商周的九州及汉十三州之一;魏晋南朝长江下游的要州和经济基地;隋唐以后,为重要的经济都会(见隋唐都市)。
自汉武帝设扬州刺史部,至魏晋初,扬州辖境广阔,几乎包括今之苏、皖、浙、赣、闽五省。晋惠帝时,分西部置江州。东晋南渡,分江北、江西置侨州郡。宋初,分江南部分郡县隶南徐州和南豫州。孝建元年(454),又分东南置东扬州,辖境日蹙。大明三年(459),废扬州,以其地为“王畿”,东扬州为扬州。八年改回。永光元年(465)省东扬州,梁、陈又置。最多时领郡十八,最少时仅领三郡。
魏、吴相争时,扬州二分:魏领合肥以北,治寿春;吴领合肥以南,初无固定治所,后治建业。西晋统一,仍吴旧治,后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东晋治建康西州城。宋大明初移治建康东府城,齐、梁、陈沿其制。建康故城在今江苏南京市,为六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扬州地处长江下游,临淮倚江,交通便利,随着东南地区的开发,军事、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成为魏、吴激烈争夺之地。东晋南朝,扬州作为“王畿”,地位在诸州之上,号称“神州”。建康城内一直屯驻重兵,刺史常兼骠骑、车骑、镇军、中军、抚军等中枢将军号,成为外抗侵略,内防叛乱的军事重镇。扬州物产丰富,三吴地区尤为著名粮仓,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成为保障偏安朝廷生活稳定的重要经济基地。因此偏安朝廷始终非常重视扬州。东晋宋初,扬州刺史多由宰相兼领。此后,为了便于控制,一方面分割扬州,行削弱之策;一方面专任宗室,使大权不旁落。因此,基本维持了扬州的稳定。
十六国、北朝亦置扬州。前秦扬州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东魏北扬州治陈郡(今河南沈丘),北齐扬州治淮南(今安徽寿县)。
(王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