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中国百科全书 > 分节阅读 67

分节阅读 67(2/3)

目录

(?~1360)元末天完红巾军领导人。一名真一(或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布贩出身。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与麻城铁工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南)利用白莲教组织起义。部众以红巾为号,故称红巾军。十月,攻克蕲水(今湖北浠水),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建都蕲水,以邹普胜为太师。十二年,遣将丁普郎、杨普雄、项普略、况普天、欧普祥、陈普文、赵普胜等分兵四出,先后攻克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的许多城市和地区。所到之处以“摧富益贫”、“弥勒佛下生”等口号发动群众,得到贫苦人民的广泛响应,沉重打击了各地官府和地主富豪。但因兵力分散,流寇主义严重,得地大多不能坚守,逐渐被元军和地主武装击败。十三年底,元军反攻获胜,蕲水失陷,徐寿辉等避入黄梅山及沔阳湖中。

徐寿辉起义军铜印“管军万户府印”

河南光山出土

十四年,元军慑于刘福通、张士诚等农民起义军势力壮大,抽调长江中游兵力前往镇压。天完兵势复振,于次年再次攻取湖广、江西的许多地区。十六年正月,天完迁都汉阳,但徐寿辉本人受丞相倪文俊操纵,虚有帝名。次年九月,倪文俊企图杀徐寿辉降元,事败,被部下陈友谅杀死,天完实权转归陈友谅掌握。十八年夏,陈友谅攻克龙兴(今江西南昌),徐寿辉欲往,陈友谅不从,遂止。次年十二月,徐寿辉仍欲往龙兴,至江州(今江西九江),陈友谅伏兵城外,尽杀其左右部属。陈友谅即以江州为都城,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一揽大权。二十年闰五月,徐寿辉被陈友谅杀于采石,天完亡。

参考书目

杨讷:《天完大汉红巾军史述论》,《元史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北京,1982。

(杨讷)

徐松

徐松

(1781~1848)清代地理学家。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字星伯。嘉庆十年(1805)进士。由翰林督学湖南,因事遣戍伊犁,赦还,官至礼部郎中、陕西榆林知府。其学博洽,精析史事,尤长于地理之学,以博雅名重一时。在翰林院时,入《全唐文》馆,任提调兼总纂官。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宋会要》五百卷,虽未及排比整理,然功不可没。西域水道,向无专书,遣戍伊犁期间,遍游天山南北,详记山川曲折,博稽载籍案牍,成《西域水道记》,并附之以图,对研究xīn • jiāng及其附近地区历史地理情况极富参考价值。又撰《xīn • jiāng事略》,于城垣建置、关隘险要、满汉驻防、钱粮兵籍,言之甚详,后世赞为“千古未有之书”。所著《〈汉书·地理志〉集释》、《〈汉书·西域传〉补注》、《xīn • jiāng赋》等,均为学者所推重。其他著述尚有:《唐两京城坊考》、《唐登科记考》、《宋元马政考》等。后人集其遗文为《徐星伯先生小集》。

(陈祖武)

徐锡麟

徐锡麟

(1873~1907)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领袖。字伯荪。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父亲徐凤鸣是附生,做过山阴县吏,并开设绸社。徐早年在家读书,1893年(光绪十九年)中秀才,中日甲午战争后,萌救亡之思想。1901年被聘为绍兴府学堂经学兼算学教习,后任副监督。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赴日本参观大阪博览会,受拒俄事件影响,产生反满革命思想。次年冬,在上海与蔡元培、陶成章共组秘密革命团体光复会。1905年,游历浙江诸暨、嵊县、东阳、义乌等地联络会党。并在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作为革命活动据点。不久,同陶成章、龚宝铨等议捐官去日本学陆军,以便回国后掌握兵权实行革命。遂即捐得道员,于1906年1月前往日本。抵东京后,受到清方阻难,又因眼属近视,未能实现学习陆军的愿望。5月下旬归国。曾往来上海、绍兴、武汉、北京、东北等地,12月依靠表伯俞廉三(时任山西巡抚)的推荐,以道员分发安徽,得安徽巡抚恩铭的信用,先任陆军小学堂会办,次年改任安徽巡警学堂会办兼安徽巡警处会办。在学生中积极活动,并联络新军,准备起义。原与秋瑾约定皖、浙同时举事,后因风声走漏,引起恩铭注意,被迫提前发动。事前起草《光复军文告》,指出中国正面临“强邻rì • bī,不可终日”的严重局势,热烈希望“重建新国,图共和之幸福”。7月6日,借恩铭参加巡警学堂学生毕业典礼的机会,在陈伯平、马宗汉配合下,枪杀恩铭,率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所,失败被俘。审讯时慷慨陈词,挥笔直书,谓“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次日凌晨,英勇就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