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一百七十二章 调动问题

第一百七十二章 调动问题(1/2)

目录

卢象升微微一笑:"许大人勿慌,本官只是想将岳守备调到浑源州担任守备而已.你也知道,浑源州原来的守备实在太过平庸,鞑子来时只会派人求援,自己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样的人本官却是着实不喜,是以想将岳守备调过去整顿一下浑源州的防备."

"将岳阳调往浑源州?"许鼎臣有些不乐意了,皱着眉头道:"若将岳正宏调往浑源州,那应州的守备由谁接任啊?"

仿佛看出了许鼎臣的担心,卢象升继续说道:"应州守备一职由谁接任这个不重要,届时让岳阳把名额提出来咱们一起提交给朝廷就是了."

"这样啊!"许鼎臣沉吟了起来,刚才他还怀疑卢象升是想故意把岳阳调走以消弱他的实力,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啊.

虽然许鼎臣不乐意,但在这个问题上却也不得不尊重卢象升的意见.

明代的官制是很有意思的,有明一代,巡抚与总督并不是地方一级行政官员.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做大,巩固中央集权,于是在地方上实行了一套三权分立的制度:布政使司掌民政,按察使司掌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政.朱元璋的初衷虽好,但是三司互不统属,缺乏应变.

这个缺点到了明朝中叶时愈发突出,于是到了嘉靖年间,为应付连年不断的内忧外患,巡抚和总督巡抚这两个职位便应运而生.

总督主理军务,比较固定的有蓟辽保定,宣大山西,陕西三边,两广四总督.其他或设或废,并不固定.

巡抚主理民政,兼涉军务,基本每省皆设.

在这个两个职位里,总督一职更是权利巨大.到了弘治十年(1497)的时候,弘治皇帝设置了延绥,甘肃,宁夏三边总制(即总督),并明确诏令"总督文武.自总兵.巡抚而下皆听节制".

因此,严格的说起来.许鼎臣这个巡抚还是要听从卢象升的命令的,因此卢象升能征求许鼎臣的意见已经算是很给许鼎臣面子了.

许鼎臣想了良久,这才捻须苦笑道:"卢大人,实不相瞒.按理说这样的调动是您份内之事,本官也不好多言.但您也知道,岳正宏此人在应州府和五里寨干得那么红火,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您突然将他调走,恐怕他本人不会太乐意啊,尤其是他麾下还有那八千健儿.一个安置不好就会出事的."

说完,许鼎臣拿起桌上的酒杯,"滋"的一口饮尽就端坐在椅子上再也不吭声了.

许鼎臣的话不由得让包括陈新甲在内的众人心中一怔.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大明早期或是中叶的时候了,如今的大明私兵现象特别严重.这点从各地的将官都拼命蓄养家丁的情况就能看得出来.而且这些家丁可是属于将领们的私兵,他们可不知道什么效忠朝廷的道理,他们效忠的人就是给他们饭吃的将领.

这次五里寨之行,这些大佬们也算是开了眼界,数百万担的粮食产量,麾下八千劲旅,听说此人还控制着山西近八成的食盐,这样一个实力强劲的人已经不能把他当成一个简单的游击将军或是守备来看待了.而且岳阳已经通过两年多的时间将应州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现在骤然将他调走人家会乐意吗?一个不好就会出大问题啊,想到这里,众人都用疑惑的眼神看向了卢象升.

卢象升却笑了笑,缓缓摇了摇头道:"许大人言重了,本官是说要将岳阳调往浑源州,但却没说要卸了他在应州府的差使啊.应州守备这个差使他可以推荐一个人上来,而且岳阳身为北路游击将军,浑源州原本就隶属于于他的管辖之地嘛,他要是上任还是可以带着一些旧部去上任嘛,诸位以为呢?"

"这样啊!"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原来卢象升并不是要玩卸磨杀驴那套啊.众人原本还以为卢象升看到五里寨的繁荣后对五里寨起了什么心思,想要将岳阳调走后趁机派人插手抢这块肥肉,现在看来却不是这样.

许鼎臣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暗中叹了口气看来卢象升是铁了心的要把岳阳调往浑源州了.

酒宴散后,作为地主的岳阳赶紧让人安排好诸位大佬的住宿问题,忙完这一切后正想去休息,但却又被卢象升派人叫了过去.

在一间客房里,卢象升接见了他.卢象升也不废话,很快便将自己想要将他调往浑源州的意图告诉了他,并征求了他的意见.

"督臣,难道您是想让末将到浑源州去屯田并发展军备吗?"

和许鼎臣不同,岳阳第一个念头想到的却是有关边防和屯田的事情.

"你说得不错,正是如此!"

看着自己面前这位年轻的将领,卢象升面前露出一丝赞赏的神情.从岳阳的回答中他便可以看出,在这个年轻人的心里始终是将边防和屯田纳粮等事情放在第一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