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课!(2/2)
楚阳接过,一饮而尽,深深看了扶苏一眼,才说道:
“这便是你不惜得罪西荷,也要破格提拔那几个士兵的原因?”
扶苏脸上一红,笑着挠了挠头。
自从在沛县看到楚阳身边能人辈出之后,他便有了招募自己队伍的想法。
别看太子府属臣一大堆,可里面能堪当大任之人,寥寥无几。
太子府,御林军这一类的地方,大多都是各方权贵的子弟混在一起,为的就是和未来的君王一同成长,将各自的利益继承下去。
这对于一心想要改革的扶苏而言,自然是看不上的。
“这一次,你做的还是太急迫了,眼下军方根基正稳,你想在那里革新选拔制度,无异于火中取粟!”楚阳看着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忍不住摇了摇头。
“哦?愿闻先生教诲!”
扶苏知道楚阳这是准备教导自己了,不由坐直了身体。
“天下万事,改革最难,纵观古今变法能臣,又有几人有个好下场?这是为什么你想过么?”
扶苏皱着眉头,想了片刻,缓缓道:
“因为触碰了那些人的利益?”
楚阳点了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就拿你这一次在军中政治贪污弊案来说,从法理上来讲公正无私,光明正大,可为何会生出如此事端,以至于连太子之位都险些不保?”
“这……”扶苏楞在那里。
这也是他想了很久都没有想明白的地方。
父皇叫他出去巡视天下,不就是为了查漏补缺,以正法纪么。
怎么前面处理各郡县那些贪官的时候,父皇还时不时夸奖几句,这次整治军中弊案,却直接惹得龙颜大怒。
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楚阳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空空如也的茶杯,扶苏连忙续上。
“这就要从古代如何发动一场战争谈起了。”
在商鞅变法之前,各国君王想要发动一场战争,那么准备粮草的流程必然是:
君王征集粮草,地主从庶民手中剥削一层之后,再上交朝廷,朝廷得到粮食后,又派遣地主押送到前线,地主从中再次剥削一层,最后再交到士兵手里。
“你看整个过程之中,受惠最大的并不是君王,而是地主,所以六国之内,王室凋敝,但那些大臣的后人们到今天都活得很滋润,就是这个道理。”
扶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秦灭六国,灭的只是六国王室,对于那些愿意归降的士大夫们待遇还是不错的。
“那六国之中,就没有人看出这个弊端么?”
楚阳赞赏地看了扶苏一眼,笑着说道:
“六国之中当然也有聪明人,韩国的申不害,魏国的李悝,齐国的邹忌都曾尝试过,申不害强调君王这个最大的地主掌握士人地主的命运,李悝不让地主倒卖粮食,邹忌要严格执行权贵官僚的审核标准。
……只不过这几个人的做法都很激进,都是直接向地主的动刀子,砸地主的饭碗,所以弄到一半,就被人家一起搞死了。”
扶苏听后,不由深吸一口凉气。
原本他以为这些变法名家只不过是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像自己先祖孝公那样的明君罢了。
可现在看来,这些人竟然是被变法的反对力量害死的?
“那难道说商君他也是……”扶苏不禁颤声道。
“不错!”
楚阳点了点头,开口道:
“不过商君与他们又有些不同。”
商鞅的思路很诡异,他先是给庶民画了一个大饼,说你杀敌就可以建功封爵。
地主阶层,我不动你,但是你儿子想继承得去给君王这个大地主干活。
至于能继承多少,看君王的意思。
这就好比温水煮青蛙,慢慢的架空其余地主。
战争的时候,这个办法当然没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很完美。
然而统一之后,庶民听从号令的“饼”不复存在。
这一股无可匹敌的力量,一旦失去控制,不能向前的话,那便只能向上索取。·
楚阳深深吸了口气,盯着扶苏,悠悠道:
“如果这个时候,军方又站在后面推波助澜的话,你觉得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这……”
听到楚阳的话,扶苏满脸煞白,只在瞬间冷汗便布满了全身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