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个时代的好片标准(2/4)
上面赫然是《首届(78年)曰本电影学院奖》和《第50届(76年)曰本电影旬报大奖评选》的名单和点评经过,从日语翻译过来的。
“知道我为什么请你们再来刷一次这个片子么?”萧穗知性地问。
顾骜:“因为这部片子好看?你想教我怎么判断什么电影值得引进?”
萧穗捋了一下长长的秀发:“笼统来说,你这么概括也没错。你既然要做这门生意,就要知道制片厂的‘编辑’们如何鉴定一部外国片的好坏、是否有商业价值。”
说到这儿,萧穗一扭头,转向其他四个同伴,问道:“你们觉得《追捕》算是同期曰本最好的电影么?”
“应该是吧,都这么好看了。”闻莺第一个表态。
马风比她精明些,缜密地说:“我们没看过其他曰本片,只有这个选择,不好说啊。”
顾敏和杨信也表达了与马风类似的观点。
“行,那我给你们看一些剪辑集锦,都是当年的其他曰本片。”萧穗也不废话,立刻换了带子——
在沪江电影制片厂,即使是未引进的曰本片,也有至少几百部的拷贝放在那儿。因为这些都是曰本同行送来给大家鉴赏的样品,只要不流传出去大规模公映或者翻录盗版,电影厂本身的员工和家属想怎么看都没问题。
真打算买了,才会正式谈版权。
半小时后,萧穗放了将近10部同年曰本高口碑影片的片花集锦。
这次几乎所有人都说,还是《追捕》最好看。
但顾骜手上的那一页文件,却显示《追捕》在两年前的曰本,只被评为最佳电影的前20名而已,国内票房也只是小赚。
即使是细分到“黑榜警匪谍战片”这个门类下,也才勉强挤进前五提名,但绝对不是当年的最佳黑榜警匪片。
顾骜前世也没关心过这些历史问题,如今要临场分析,自然不可能很专业。
他粗略地判断:“难道是因为我们刚刚打开国门,所以不管来什么外国片,大家都觉得好看?或者说,一块板砖都能飞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