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炼气(2/2)
丹者,单也,一者,单也。惟道无对,故名曰丹。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长生。
内丹法始于远古黄帝时代,兴盛于唐宋,一直传承至今,可谓源远流长,到无尽遥远的未来仍旧是修行的主流,是远古先民在自我意识的觉悟下,对自我生命把持的一种修持方式。
即是人的元神最深层处理性与感性的觉悟,是对人命运的根本改变的极度渴望,由之而得道成仙,超拔三界,正是仙家修行的最终极的追求与向往。
内丹法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根基,以精气神为药物,于虚空鼎炉中凝结无上圣胎(内丹)。
究其本质,乃是炼气。
故而又被称为炼气士。
陈北落所行内丹法,从修炼次第上来说,隶属北宗一派,主张先性后命,先做除情去欲、摄心守念、明心见性的功夫,以清净心地、不受欲尘污染为诀要。此后从真心中生真意,循序渐进,炼化精、气、神。
既言精气神,自然也就离不开筋骨肉。正所谓:精气神乃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
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
而动功,正是自古以来修炼有形之身的不二途径。
动则生阳,不动则气血凝滞,身体阳气不足,进入迷定。迷定久住,容易坐化,大家以为证道,实乃阴气太重,神识已迷,不能归体而亡。
内丹修行总是动静结合。
简单的热身后,陈北落接着打了一套拳法。
太极拳。
当然不是时下的那套全民运动,而是道门正宗,仙家真传,蕴含天地至理,宇宙奥妙。
那国民太极虽也有通利血脉,舒筋壮骨,强身健体之功,然而与之相比,不亚于天渊之别。
但见他动作绵柔,行云流水,上下承转无不如意,一招一式间极为缓慢,却又给人一种雄浑厚重之感,仿佛蕴含着万钧大力,矛盾而又浑圆一体。
而且从外形上看,陈北落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但是心神却保持着相对宁静,即所谓的“动中有静”、“外动而内静”、“形动而神静”。
不知过了多久,陈北落打完收工,浑身皮肤微微泛红,热力汹涌澎湃,仿佛一轮小小的太阳,使得周围百十丈的空气都微微扭曲。
......
早餐过后,陈北落便乘车前往医师大。
开车的,赫然是吴管家,同行的还有叶真真,她也是医师大的学生。
苏丫头就在医师大就读。
医师大虽不是211,但在开明市也算小有名气,然而对苏家来说,就跟贫困山区的学校一样,没什么区别。
任谁也想不到,苏家家主的独生爱女,就在这样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读书。
不过苏彦铭就喜欢做一些出人意表的事,陈北落对此早已习惯。
叶真真打小就进了苏家,作为苏家大小姐的玩伴,两人一同长大,住同一个房间,读同一间学校,情同姐妹,好得跟一个人似的,而且苏家上下也没有一个人把她当下人看。
或者说,整个苏家都没有把人当下人看的习惯。
陈北落向苏彦铭问过她的事。
据苏彦铭所说,叶真真本是北方人,双亲早逝,之后便和姥爷姥姥住在一起,虽然谈不上顿顿大鱼大肉,但也算衣食无忧。谁知厄运竟再次降临在这个不幸的家庭,小姑娘先是被人贩子给拐走,转手又被卖给了乞讨团伙。
如果不是苏彦铭恰逢其会,将她救了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那时正是寒冬腊月,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
小女娃一个人拿着破碗跪在地上,蓬头垢面,身上是一件破烂的单衣,小小的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漆黑的小脸都冻得龟裂了,却又不敢擅自离开。
因为,“爸爸”“妈妈”就在不远处看着她。
苏彦铭说起这事的时候,仍是一脸怒容,火冒三丈,虽然他已经将那人贩子和乞讨团伙连根拔起。
原本按他的想法,是要将小姑娘送回家的,然而经过一番辛苦打探,竟得知小姑娘的姥爷姥姥已然逝去的消息。
老人家年纪大了,又接连遭受如此重击,可谓是雪上加霜,一时伤心过度,就此撒手人寰。
听左右邻居说,两位老人家生前一直念念不忘他们的小囡囡,每天都在小区疯狂寻找,一边找,一边嘴里喊着“我的囡囡啊!”“我的囡囡呦!”。
于是从那以后,叶真真就一直待在苏家。
很难想像,这个动不动就脸红的女孩竟背负着如此悲惨的过去。
陈北落心痛坏了,对她更加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