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讲解(2/2)
“金字塔吗,很形象的说法。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金字塔坚固而又高大呢?”刘飞动容的说道。
“自然是让每层都能达到现在的极致。首先说情报,任何行动前精确的情报保障都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没有精准的情报坐支撑,我们后边的行动就很难能够达到完美,目标区域的天气、水文、地质、建筑、人员构成、大体位置、战斗力情况这些都是我们行动前需要知道的。而当我们真正的抵达战场的时候,敌人在目标区域的位置和状态则是决定我们如何行动的关键,所以说所有能够获得情报的手段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叶闻勤边说边拿出纸和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目前国安部在情报上的优势是可以拿到宏观上的情报,我所说的天气,水文这些,甚至敌人的大体位置、敌人都有谁、该地的地形等信息,基本上都可以在作战前拿到的,但是对于实时战场监控,就弱了很多,比如战时敌人在目标区域的具体部署情况、是否处于临战状态,对自身行动的遮蔽等。”
“就好比我经历过的这几次作战,第一次是在城市内和崔斯特一伙人的战斗,我们首先摸清楚了敌人的人员构成,整个院落的结构,然后才进行的进攻,如果当时对敌人的数量掌握不清楚,就很难达到在短时间内分割战场的效果。而针对红樱一伙人的伏击也是事先知道了敌人的行动轨迹,然后才成功进行的。这就是精确情报带来的好处。”叶闻勤笑着说。
“不错,这几次作战可以作为典型案例作为推广,你在这里所起到的作用居功至伟。”刘飞夸赞道。
“不,刘部长,正因为我起到了作用,才反映出我们目前的短板。毕竟我出现在这里只能算是个特例。”叶闻勤没有居功自傲,“如果我们在当时能够拥有足够的探测手段,比如能够感知目标位置的灵术、更好的屏蔽敌人感应的灵术等,这些灵术看似不起眼,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在特种作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才是我们可以真正推广的手段。”
“感知灵术的话,那就是需要在听力、视力或者嗅觉上有所建树的契约者,这个倒还好找吧,我和安妮部长手下就有些人是专修这种灵术的?”刘飞疑惑的问道。
“在我看来。对于所有的契约者来说,都可以尝试开发适合自身的感知方法,像风系和音系的都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灵力运用来感知声音造成环境变化,甚至都不用什么灵术,风系可以通过感受敌方说话的时候造成的空气波动来达到监听效果,音系的可以用发射特定的声波来定位敌人的位置信息;至于火系和冰系的契约者,一般都会对温度非常敏感,而人体散发温度是比空气温度要高的,这两系的契约者可以通过训练来达到探查到这种温度变化,同样达到确定目标的位置的目的。甚至是武者,都有相应的功法可以暂时的增强自己的五感能力,这些都可以用来获取所需的战场情报。这些都是我们甚至大部分人都没有在意的。”叶闻勤吐槽道。“只有发现了敌人,才能更好的消灭敌人。”
这也是叶闻勤目前对于苍穹大世界契约者发展路线的一些看法,除了那些刺客类的契约者,其他的人还是太喜欢正面对刚了,而对那些不是直接用来战斗的灵术开发则不够重视,甚至可以说不屑为之。
“嗯,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在这方面思考的还是太少了,我们可以运用的灵术手段还是太单一了。”叶闻勤的观念和苍穹大世界的主流观点有些大相径庭,但刘飞还是很快的接受了这种说法,有时候一种观念的形成只是需要有人捅破那层只存在于在人们内心的那张纸,然后就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其实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引申到装备问题上了,抛开我说的这些辅助灵术不说,如果我们能有适用的战场侦测设备,其实是更加有利于我们作战的,这些用好了比开发相应的灵术对我们更有帮助。”叶闻勤又换了一张纸,继续网上边写写画画。
“对于特种作战来说,尽可能的不被敌人察觉到,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适用设备的好处在于装备所引起的灵力波动和契约者引起的是不同的,而现在大部分的室内都会有各种灵力设备的运用,这样会对敌人的感知造成影像,让他们无法察觉受到了探查,甚至我们可以研制那种不会产生灵力波动的装备。根据夜隼队长时候的判断,他们就是在结界组运转灵力的时候被发现的,而当时他们也只是知道敌人是在乌兰诊所,对于诊所内部的布置一无所知。”叶闻勤还不知道乌兰镇所一役对国安部带来何等深远的影响,但这不妨碍他拿这场战斗作为例子。
“对,夜隼他们虽说有些过于急躁,但这确实是和我们缺乏相应的手段有关系,而且当时正是敌人戒备最严的时候,自然是任何风吹草动就会被发现。”刘飞点点头,同意叶闻勤的这个观点。
“刘部长,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在之前我们大部分的发明创造是通过研究灵术、灵阵来实现的,可以称之为一种符文科技,但是随着这几十上百年,科学界上已经在其他领域上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所以灵力装备已经不是必须品,所以开发出没有灵力波动的设备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比如您现在用的留影石,我记得银鹰共和国就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摄像技术,可以更好的对图像和声音进行记录。”说道了这里,叶闻勤指了指刘飞放在桌子上的留影石,在叶闻勤说道感应灵术的时候,刘飞就已经放弃了纸笔,掏出了几个留影石来专门记录叶闻勤说的这些话,这小东西的成本可不低。
“这个情况,确实如你所说,但是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和各大科学院进行沟通,据我所知近几十年联邦在你说的非符文领域的投入还是不小的。”作为装备发展司的司长,刘飞自然是对于学术界的发展还是知道不少。“那你认为哪些设备是我们可以开发的呢?”
“对于需要开发的设备,我是这么设想的。高空侦测设备,我们可以架设在飞空艇甚至飞行类契约伙伴身上的的设备,让它们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之外就能持续的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控;高灵敏度监听设备和热成像设备,可以让一线人员在尽可能近的安全距离获得处于房屋内的目标信息,让行动更为有的放矢;战场通信设备,可以将前边两种装备发现的情况实时传递给后方的指挥部,并且可以让所有参战人员进行实时的语音联系。”叶闻勤有些怀念的说道。
“行啊,小子,一个探测设备就被你玩出花了,装备发展司那帮人可没你这么多花花肠子。”刘飞看着眼前的叶闻勤,真是越看越爱。
“部长,接下来就是战术训练了,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速度。”叶闻勤赶紧岔开了话题,这还没加入国安部呢就变相得罪人了。“特种作战要求的就是迅速,获得情报迅速、分析情报迅速、兵力投送迅速、解决战斗迅速,情报就不说了,兵力投送作战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交通工具,通过高空伞降、索降、装甲突入、两栖登陆甚至地底渗透等形式,既要保证速度,也要保证尽可能的隐蔽,接着就是接敌之后,以快打慢,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瘫痪对方指挥机构,让对方的陷入到混乱和无序之中,从而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伤亡或者损失达成作战目的。而这些都需要针对相应的场景运用不同的战术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