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郑经:为啥有缺钱缺粮这种东西?(3/4)
粮食根本就卖不出去好不!
至于钱财……
郑家随便卖出去一枚旗帜,就能价值几百两银子。
虽然说清廷实行了严酷的禁海令,但是,这玩意对老百姓有用,对士绅有用吗?
哦,不!
前两年是有用,甚至都逼得他入不敷出了。
但是,随着今岁政治环境的巨变,现在地方上哪里还有人真的将禁海令卡的那么死哟!
难道这些地方督抚,就不怕大明秋后算账?
本以为郑经是不愿意襄助陛下的剑三,听闻郑经愿意拿出来一万门火炮之后,也是傻眼了。
南阳虽然不缺火炮,但是,剑三也知道这玩意有多么昂贵的!
可以这么说,若是贩卖一门红夷大炮给清军,随随便便卖个几万两银子,不成问题。
一万门火炮,这最少都是几百万银子啊!
若是全部都是红夷大炮,那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这还是郑经自愿捐助的……
剑三只觉得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陛下是怎么说来的?
貌似是用市价购买吧?
可是这厮出手就是如山的金银,那还谈的拢吗?
剑三只觉得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
……
两人诸番交流之后,郑经这才明白,原来天底下不是都是大员的。
在江北,旱地亩产不足一石,乃是常态,只有最好的田地,单季产量才能超过一石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