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碣石祭海(3/3)
高义听了,大喜,向黑山和陈平绝礼道:“高义替三山县的父老乡亲们拜谢两位贵人!”
“先不着急谢!秋收后,你招不来三千丁壮……”
“招不来三千丁壮,我自己把脑袋摘了谢罪!只是秋收后,官府派徭役,恐怕会受影响!”高义未等陈平说完就插话道。
“这个你放心,你只管招人,徭役之事我们另有安排!”黑山答道。
“诺!保证完成任务!”高义信心十足地答应道。
定下盐场的事,黑山也松了一口气,带着众手下赶往成山。成山在胶东郡最东边,也是华夏大陆最东边,始皇帝东巡的下一站便是到成山祭海。
成山与其说是山,其实更象是海边凸起的一块巨大礁石,石头上面十分平坦有数亩宽敞。三面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巨大的海浪不断拍打着这块巨石,卷起千堆雪白的浪浪,十分壮观。在这里远眺无边无际的大海,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始皇帝到达成山时,正好碧空万里,水天一色,他率领着文武百官立于石上,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看着天上自由飞翔的海鸟,感受着脚下的前赴后继的波涛拍打着礁石卷起数丈高的浪花,不禁感慨万千地问道:“这大海有多广?”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能答,此时老丞相王绾已经归乡,左丞相冯弃疾官最大,他灵机一动,回答道:“古语云,天子圣君,心宽如海。所以大海和陛下的心胸一样宽广,无边无际也!”
“哈哈哈!”始皇帝此时心情舒畅,听了左丞相的话更是开心。他转头问身边的博士们,“天子当以后礼祭海?”
博士们这几天为祭海的程序操碎了心,他们查遍古籍也未找到天子祭海的先例。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了主意。
始皇帝只好问身边的孔鲋:“文通君,儒家乃诸子百家之首,精通历朝之礼,朕当以何礼祭海?”
孔鲋早将《礼》倒背如流,怎奈无天子祭海的先例,这个年代人都是非常迷信,凡是牵涉到神明的事,都是慎之又慎。皇帝有问,只能硬着头皮答道:“自古祭祀,有法依法,无法依例,可效仿齐桓公祭之可也!”
众博士们听了,纷纷附合道:“夫子之言,大善!”
黑山一向讨厌儒生博士们的迂腐、见风使舵还爱搬弄是非,便上前一步,对始皇帝施礼道:“大谬也!”
文武百官和博士们听了,都吃惊地着着黑山。始皇帝见黑山站出来反对,便笑道:“黑山乃孟夫子高足,也算是深得儒家真传的人了,何为大谬?说来听听!”
黑山大声说道:“何谓天子?天为父地为母也,天子祭天地天经地义。然何为海?海虽广,乃天子之臣也,君祭臣,岂不乱了君臣纲常?”
众人听了,都面面相觑,无法辩驳。
始皇帝听了,大笑道:“安南侯之言,一语中的!正合朕意。安南侯,你可愿意奉旨祭之?”
“禀陛下,臣乃当朝附马,天子的女婿,见官大三分。那海神见了我,也吃不香啊!陛下要赏赐海神一些酒肉,写封圣旨,遣一内侍告知可也,海神有灵必和臣等受皇恩一样感恩戴德!”黑山答道。
“哈哈哈!安南侯之言,虽有不敬鬼神之嫌,却是合乎情理,着左丞相拟旨,由赵高传之,可也!”始皇帝笑道。
“诺!”冯弃疾和赵高应道。
始皇远眺大海,感叹道:“苍海浩瀚,山如碣石。朕赐此山名曰‘碣石’以示大海之广!”
“诺!始皇帝二十八年仲月,此山正式更名碣石!”左丞相应道。
晚上,行宫偏殿内,黑山单向始皇帝汇报盐场的选址和招收工人的事宜。
始皇帝听完质疑道:“你确定海风真的能海水吹上山坡的盐田?”
黑山从桌案上取了一张纸,三下五除二折了个纸风车,放道嘴边用力一吹,那风车便呼呼转动起来。解释道:“其实风车和水车都是一个道理,利用好了,它便会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兵不血刃挤挎其它私人盐场,将食盐生产销售收归国府就靠它了!”
“好!只要能办好这件事,你这边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有什么困难尽管提,朕让丞相府第一时间给你解决!”始皇帝说道。
“谢陛下!”黑山谢道。
“黑山,你出身儒家,封禅泰山时,你一句话得罪的众方士,帮了儒家,他们都说你是儒家一派。今天祭海,你又把儒家众博士批得一文不值,儒生博士们又骂你是儒家的叛徒。难道你法家一派的?”始皇帝好奇地问道。
“禀陛下,臣即是法家也是儒家。法家治国,国不乱。儒家教化百姓,百姓才懂得忠君爱国!”黑山答道。
“儒生博士们功名利禄之心过重,他们给朕的许多建议过于花哨且不切实际。还是法家实干务实。”始皇帝自言自语道。突然又转头对黑山说道:“老丞相已经归乡荣养,你认为谁是丞相最佳人选?”
“文成侯虽然有点迂腐,但是他人品贵重,一片赤诚,将大秦看将比自己生命还重要。他推荐的人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丞相人选,但是,他否定之人绝对不适合丞相之选。至于丞相的人选,臣无识人之才,不敢妄言也!”黑山答道。
“朝中有一半以上的大臣推荐李斯为相,也有不少人推荐冯弃疾为相,你认为哪个比较适合?”始皇帝又问道。
“拜相乃国之大事,臣本不该妄言,然陛下有问,臣不得不答。和文成侯相比较,文通侯有丞相之才,文亭侯有丞相之德。取才或取德,陛下自决!”黑山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