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凤笙看得生疑,不再挑拣了,正准备开口,刚好春雁拿着封信回来,在门口喊“小姐有德国来的电报”。
凤笙整个人都高兴上来,便顾不上再问段伯景,拆开信匆匆看起来。
自那日她在娘家,给俞书允闫学麒寄了信,已经过了整整两个月,今天终于盼来了俞书允的回信。
电报是俞书允拍来的,内容很简略,他在电报里写:荷兰的离岸公司已经注册,闫学麒出力不少。德意志银行不日将遣派专员,前往沅城核实商行的资产。并希望凤笙能尽可能装上电话机,方便日后联络。
电报是以德文拍出的,凤笙虽然能看懂一部分,但还是特意出门雇了个德意志语通译,让通译又给她讲了两遍。
诸事顺利,凤笙悬了两个月的心踏实了,只有电话这事,让她挺为难。
这时候电话还是很稀有的,管制得也严,除了警察局、电报局这类政府部门,沅城还没有私人家里装过电话机。倒不是用不起,而是没办法牵设线路。
难不成要专门为此去上海常住?
凤笙撑着头,手里拿着管自来水笔,下意识笃笃笃地敲自己的胳膊。
想了想,觉得电话的问题,一时间是没法解决的,便打算回闫家,就此事先商量商量二叔俞程文再说。
实在不行,找个信得过的人常驻上海吧。
再不行,只能她亲自过去了。
至于怎么跟段家长辈交待,长辈们会不会同意,现在还是未知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世上的事不可能总一帆风顺,真想做点什么,不可能不碰上这样那样的难处。好在比起前世,这些难处也仅仅就是难处而已,总会有办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