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5(1/2)
br/>
李小暖听得有些傻了,呆怔怔的看着冬末,半响,才轻轻咳了一声,
“咳,你都替我打算好了。”
“再说,少爷对你这样好,一口一个’暖暖你就得对’,这样的人家,这样的人,姑娘错过了,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了!”
李小暖眨了几下眼睛,一头倒在了松软的被子里,冬末伸手拉了小暖,盯着她说道:
“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姑娘可不能犯了糊涂!”
李小暖急忙点着头,
“不糊涂不糊涂,冬末姐姐啊,这事,也由不得我呀,我说了不算,这事,得老祖宗和夫人做主,我再不糊涂,再想也没用不是?!”
“姑娘可不是那样任人摆布的人!老祖宗对姑娘多少好,冬末也看在眼里,这事,只要姑娘肯,必是成的!”
“冬末!”
李小暖无奈的摊着手,冬末固执的看着李小暖,接着说道,
“姑娘只要想了,肯了,就必能想出法子来!”
“冬末,这事再不要提了,若是让人听到了,或是看出你这份心思来,可就是大事了!噢!”
李小暖仿佛想起什么来,急忙坐了起来,盯着冬末问道:
“那些婆子,说那些攀不攀高的,是见你们去了才说的?还是……”
冬末白了李小暖一眼,
“看姑娘说的,若是见我们去了才说的,我不早和姑娘说了?那就是另一件大事了!姑娘也知道,大厨房的刘嬷嬷,和咱们一向交好,昨天上午粮铺里送了那些上好的黄糯米进来,刘嬷嬷想着姑娘最爱吃黄糯米粽子,就私下里裹了几只,昨天晚上闷了一夜,上午晾凉了,偷偷叫了我去拿粽子,我在后厨门后等着,才听到那些话的。”
李小暖舒了口气,看着冬末郑重的吩咐道:
“刚才说的话,以往再不能提起!想也不能再想!你只放心就是!”
冬末松了口气,笑着点了点头,李小暖往前挪了挪,推了推冬末,轻轻笑着说道:
“那粽子呢?你怎么不早和我说的?”
冬末失笑起来,李小暖推着她流着口水说道:
“我晚饭没吃饱,这会儿真饿了,我就吃一只,吃一只就好了!”
“姑娘!这都什么时辰了?好黄糯米的东西,又难克化!”
“半只半只总行了呢?今天不吃,到明天就不新鲜了,不新鲜就不好吃了,白辜负了刘嬷嬷的心意可不好!就半只,好冬末,我饿了!”
冬末看着垂涎欲滴的李小暖,无奈的站起来,出去给李小暖剥粽子去了。
正文第七十一章接不了的托付
李小暖定下心来,每天午后,就在瑞萱堂安安静静的抄经,帮李老夫人一本本整理誉抄着那些陈年旧账册子,若有空闲就到小佛堂后面的小园子里,看着那些花草生叶发芽,渐渐有了兴致,让人找了几个陶盆,移了几颗苗进去产,学着栽种照顾起后园子里的花花草草来。
李老夫人非常满意李小暖的沉静淡然。
古萧从林先生处学了画回来,就先绕到瑞萱堂,陪李老夫人说上几句闲话,再去外书房看书写字去,来来回回,每次都捎带着李小暖带几张新学的字画,新找出来的有趣的书来,李老夫人兴致考察团勃勃的和李小暖一起看着古萧的字画和拿来的书。
周夫人带着满府的下人忙得一刻不停,只觉得日子过得飞快。
台州离上里镇不远,不过一天的水路,进了二月底,台州至上里镇之间,金家和古家几乎每天都有管事、婆子往来忙碌着。
吉日前两天,金家接嫁妆的船只就头尾相连着泊在了古府码头外,古家忙了在半天,将古云姗一百六十抬嫁妆送到了喜船上。
这半年多都挤得满满蔷薇院,一时空旷了下来,古云姗站在疏朗起来的院子里,转头看着宽敞青翠的院子,和游廊下红艳艳的灯笼,想了想,径直出了院门,往松风院走去,珍珠急忙叫着玉翠,提着灯笼,急急的跟了上去。
李小暖已经沐浴洗漱了,正歪在床上,悠闲的看着本书,听了兰初的禀报,急忙拖上鞋子,刚出了内室,古云姗就迎了进来,看着一身半旧家常睡衣裤的李小暖,笑着说道:
“外面天还凉着呢,赶紧到床上坐着去,别冻着,我不过一时无聊,过来找你说说闲话。”
古云姗说着,赵过李小暖,径直进了内室,李小暖笑着跟在古云姗后面进了内窒,冬末取了件半旧长袄给李小暖披上,李小暖重又坐到床上,半裹着被子,古云姗不客气的拖了个靠垫过来,也歪在了李小暖床上。
兰初泡了两杯淡茶端上来,放到了床前的高几上,古云姗挥了挥,
“都下去吧,我们姐妹自在说话儿。”
冬末和兰初曲膝退了出去产,李小暖歪着头看着面色怅然的古云姗,静默着等她开口。
古云姗直起身子,取了杯茶喝了半口,又将杯子放了回去,转头看着李小暖问道:
“你今年十岁了?”
李小量体裁衣微微诧异着点了点头,古云姗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