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宠妻如令 > 名人评价

名人评价(2/2)

目录

<divid=”li”></”>米花在线书库</a>-></book/list/l28/”>教育家庭</a>-></book/info/16/”>十九札</a><>

|<ahref=””>上一页</a><ahref=”iml”>章节目录</a><ahref=””>下一页</a>|<ahref=”javasclick=favorite('16026','2381998');”>加入书签</a>|<ahref=”javasclick=vote('16026');”>投推荐票</a>

<>

<divid=”adbottom”><>

<divid=”title”>十九札_名人评价<>

<divid=”viewbook”>(如果您觉得这个小说好看,推荐给朋友们吧,这里是米花在线书库,好书多多,无弹窗,力求全文字,争取全txt)

名人评价:

读到老朱以通信方式写成的学术规范指导《十九札》,我的第一个感觉是相见恨晚。在我18年前走入北大校门的时候,没有这样细致入微的治学指导。我稍稍有点嫉妒老朱这19封信的收信者——他的那些幸运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具体的做学问的方法,比如怎样做读书卡片,怎样清理学术概念,我都是在黑暗中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至今也仍然处于笨拙的低效率状态。当时若有老朱这样系统的指导,该省去多少宝贵的时光。所以我说老朱这本小册子可谓“功德无量”,它能够使多少莘莘学子摆脱“刀耕火种”的蒙昧治学方式,迅速站在前人的肩头,顺利走上学术正轨。

老朱在《十九札》里,一本正经地谈方法、谈理性,我却读出了他冷静背后的一腔真情。他是怀着对学术的爱,对学生的爱,带着他那点书呆子气,用他全部的治学经验和生命体验,来写这十九封长信的。《十九札》使我想到许多该如何治学、如何为师的问题。北大不乏各领风骚的优秀教师,但能够将自己成功的经验以可传授、可操作的方法这样教给学生的,朱青生可以说是做得最好的之一。不才我在北大也算是十多年来小有微名之辈,比起朱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功,不禁汗颜。这并非仅仅因为朱青生学兼中与西、打通术与艺,更因为他对整个北大、对整个中国学术恫在抱的那份情深意切。《十九札》的口气虽是对学生的,但我以为对大多数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也具有极好的补课意义。|米|花|在|线|书|库|</em>b<!---->o</b>o<a></a>k<big></big>.<font></font>m</b>i<!----><font></fo<big></big>

《十九札》中某些细部的具体主张和规范,我以为不一定对各个专业都具有普遍性,学术和教育也不是单凭理性就能够健康发展的。但《十九札》所显露的这种对学者和教师岗位的敬业精神,却穿越体制和专业,是治学者和为人师者普遍应该具备的——

孔庆东<>

<divid=”adbottom”><>

<divid=”footlink”><ahref=””>上一页</a><ahref=”iml”>十九札章节列表</a><ahref=””>下一页</a>|<ahref=”javasclick=favorite('16026','2381998');”>加入书签</a><>

<divid=”adbottom”><tablealigh=”650”><td>

</td><td>

</td></table>

<>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