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68(4/4)
因为从他逃出来那天起,曹文诏就跟在他屁股后面,紧追不放,追上就是一顿猛捶,五天之内打了五仗,王嘉胤一败涂地。
更可气的是,曹文诏似乎不打算一次把他玩死,每次打完就撤,等你跑远点,下次再打,反正他的部队是骑兵。对此,王嘉胤极为郁闷。
其实曹文诏也很郁闷,谁让你有三万人,我只有三千,只能慢慢打。
打了两个月,王嘉胤崩溃了,王嘉胤的部下也崩溃了。在某个混乱的夜晚,王嘉胤被部下杀死,部分投降了曹文诏。
王左桂死了,王嘉胤也死了,剩下的,还有神一魁。
在所有的起义军中,最能打的,最能坚持的,就是神一魁。
为了彻底铲除这个心腹之患,洪承畴决定,跟曹文诏合作。
所谓合作,就是客气客气。就官职而言,洪承畴是总督,曹文诏是总兵,洪承畴是进士,曹文诏是老粗。基本上,洪承畴怎么说,曹文诏就怎么做,相当听话。
几年后的那场悲剧,即源自于此。
其实这个时候,神一魁已经挂了,真正掌控军权的,是四个人:红军友、李都司、杜三、杨老柴。
虽说头头死了,但势头一点没消停,光主力部队,就有五万人,聚集在甘肃镇原,准备进攻平凉。
所以洪承畴决定,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
除曹文诏之外,他还调来了王承恩、贺虎臣等人,基本上西北最能打的几个总兵,都到齐了。
到齐了,就是群殴。
群殴之后,民军撑不住了,决定向庆阳撤退。
[1679]
想法是好的,可惜做不了。特别是曹文诏,由于他率领的关宁铁骑,每人都有两匹马,骑累一匹就换一匹,机动性极强,民军往哪跑,他就等在哪。跑来跑去,没能跑出去。
经过两个月的僵持,双方终于在镇原附近的西濠决战,史称西濠之战。
整个战役的过程,大致相当于一堂生动的骑兵训练课。刚开打,还没缓过劲,曹文诏就率军冲入了敌军,乱砍乱杀,大砍大杀,基本上是怎么砍怎么有。
砍完了,退回来,歇会,歇完了,再冲进去,接着砍。所谓如入无人之境,大致就是这个状态。
民军的阵脚大乱,与此同时,洪承畴派出了他的主力洪兵,连同贺虎臣的宁夏兵,王承恩的甘肃兵,发动总攻,敌军就此彻底崩溃。
此战,民军损失近万人,首领杜三、杨老柴被生擒(曹文诏抓的)。
残余部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