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60(1/2)
只是领导责任,经过朝廷审查,钱千秋免去举人头衔,充军,主考官(包括钱谦益)罚三个月工资。
七年之后。
在周延儒和温体仁眼前的,并不是一起无足轻重的陈年旧案,而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1640]
在很多史书里,这都是一段催人泪下的段落,强大且无耻的温体仁和周延儒,组成了恶毒的同盟,坑害了无辜弱小的钱谦益。
我觉得,这个说法,如果倒转过来,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首先,温体仁和周延儒无不无耻,还不好讲;钱谦益无辜,肯定不是。
温体仁之所以要整钱谦益,是个心态问题。
他是当年内阁首辅沈一贯的门生,钱谦益刚入伙的时候,他就是老江湖了,在朝廷里混迹多年,威信很高,而且他还是礼部部长,专管钱谦益,居然还被抢了先,实在郁闷。
周延儒则不同,他是真吃亏了,且吃的就是钱谦益的亏。
其实原本推选入阁名单时,排在第一的,应该是周延儒,因为他状元出身,且受皇帝信任,但钱谦益感觉此人威胁太大,怕干不过他,就下了黑手,派人找到吏部尚书王永光,做了工作,把周延儒挤了。
其次,在当时朝廷里,强大的那个,应该是钱谦益。他是东林党领袖,一呼百应,从上到下,都是他的人,温体仁周延儒基本算是孤军奋战。
当时的真实情况大致如此。
形势很严峻,但同志们很勇敢,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温体仁、周延儒擦干眼泪,决定跟钱谦益玩命。
周延儒问温体仁,打算怎么干。
温体仁说,直接上疏弹劾钱谦益。
周延儒问,然后呢?
温体仁说,没有然后。
周延儒很生气,因为他认为,温体仁在拿他开涮,一封奏疏怎么可能干倒钱谦益呢?
温体仁没有回答。
周延儒告诉温体仁,先找几个人通通气,做些工作,搞好战前准备,别急着上疏。
第二天,温体仁上疏了。
就文笔而言,这封奏疏非常一般,主要内容是弹劾钱谦益主使作弊。也没玩什么写血书,沐浴更衣之类的花样,也没做工作,没找人,递上去就完了。
然后他告诉周延儒,必胜无疑。
周延儒认为,温体仁是疯了。
辩论
事情的发展,跟周延儒想得差不多,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崇祯也震惊了,决定召开御前会议,辩论此事。
辩论议题:浙江作弊案,钱谦益有无责任。
辩论双方:
正方,没有责任,辩论队成员:钱谦益、内阁大学士李标、钱龙锡、刑部尚书乔允升,吏部尚书王永光……(以下省略)
反方,有责任,辩论队成员:温体仁、周延儒(以下无省略)。
[1641]
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六日,辩论开始。
所有的人,包括周延儒在内,都认定温体仁必败无疑。
奇迹,就是所有人都认定不可能发生,却终究发生的事。
这场惊天逆转,从皇帝的提问开始:
“你说钱谦益受贿,是真的吗?”
温体仁回答:是真的。
于是崇祯又问钱谦益:
“温体仁说的话,是真的吗?”
钱谦益回答:不是。
辩论陈词就此结束,吵架开始。
温体仁先声夺人,说,钱千秋逃了,此案未结。
钱谦益说:查了,有案卷为证。
温体仁说:没有结案。
钱谦益说:结了。
刑部尚书乔允升出场。
乔允升说:结案了,有案卷。
温体仁吃了秤砣:没有结案。
吏部尚书王永光出场。
王永光说:结案了,我亲眼看过。
礼部给事中章允儒出场
章允儒说:结案了,我曾看过口供。
温体仁很顽强:没有结案!
崇祯做第一次案件总结:
“都别废话了,把案卷拿来看!”
休会,休息十分钟。
再次开场,崇祯问王永光:刑部案卷在哪里?
王永光说:我不知道,章允儒知道。
章允儒出场,回答:现在没有,原来看过。
温体仁骂:王永光和章允儒是同伙,结党营私!
章允儒回骂:当年魏忠贤在位时,驱除忠良,也说结党营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