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42(1/2)
/>
然而就在他准备实施这个计划时,一个人出面阻止了他。
这个人表示,即使死,他也绝不同意这种诬陷行为。
不过这位仁兄并不是什么善人,他就是魏忠贤的忠实走狗,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
只用一句话,他就说服了魏忠贤:
“皇上凡事都不怎么管,但对兄弟老婆是很好的,你要是告状,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就没命了!”
魏忠贤到底是老江湖,立刻打消主意,为了信息安全,他干掉了那几个被他安排扮演刺客的兄弟。
皇后是干不倒了,那就一心一意跟着皇帝混吧。
可是皇帝已经混不下去了。
天启七年(1627)八月,天启皇帝病危。
病危,自然不是勤于政务,估计是做木匠太过操劳,也算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魏忠贤很伤心,真的很伤心,他很明白,如果皇帝大人就此挂掉,以后就难办了。
拜自己所赐,皇帝的几个儿子都被干掉了,所以垂帘听政、欺负小孩之类的把戏没法玩了,而皇位继承者,将是天启皇帝的弟弟。
明光宗虽然只当了一个月皇帝,但生儿子的能力却相当了得,足足有七个。
不过很可惜,七个儿子活到现在的只剩两个,一个是天启皇帝朱由校。
而另一个,是信王朱由检,当时十七岁,他后来的称呼,叫做崇祯。
对于朱由检,魏忠贤并不了解,但他明白,十七岁的人,如果不是天启这样的极品,要想控制,难度是很大的。
废柴难得,所以当务之急,必须保住皇帝的命。
他随即公告天下,为皇帝寻找名医偏方,兵部尚书霍维华不负众望,仅用了几天,就找到了一个药方。
他说,用此药方,有起死回生之效。
出于好奇,我找到了这个药方。
[1561]
药名:仙方灵露饮,配方如下:
优良小米少许,加入木筒蒸煮,木筒底部镂空,安放金瓶一个,边煮边加水,煮好的米汁流入银瓶,煮到一定时间,换新米再煮,直到银瓶满了为止。
金瓶中的液体,就是灵露,据说有长寿之功效。
事实证明,灵露确实是有效果的,天启皇帝服用后,感觉很好,连吃几天后,却又不吃了——病情加重,吃不下去。
其实对此药物,我也有所了解,按以上配方及制作方法,该灵露还有个更为通俗的称呼——米汤。
用米汤,去抢救一个生命垂危,即将歇菜的人,这充分反映了魏公公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
真是蠢到家了。
皇帝大人喝下了米汤,然后依然头都不回地朝黄泉路上一路狂奔,拉都拉不住。
痛定思痛,魏忠贤决定放弃自己的医学事业,转向专业行当——阴谋。
当皇帝将死未死之时,他找到了第一号心腹崔呈秀,问他,大事可行否?
狡猾透顶的崔呈秀自然知道是什么大事,于是他立刻做出了反应——沉默。
魏忠贤再问,崔呈秀再沉默,直到魏大人生气了,他才发了句话:我怕有人闹事。
直到现在,魏忠贤才明白,自己收进来的,都是些胆小怕死的货,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了。
他找到客氏,经过仔细商议,决定从宫外找几个孕妇进宫当宫女,等皇帝走人,就搞个狸猫换太子,说是皇帝的遗腹子。反正宫里的事是他说了算,他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为万无一失,他还找到了张皇后,托人告诉她,我找好了孕妇,等到那个谁死了,就生下来直接当你的儿子,接着做皇帝,你挂个名就能当太后,不用受累。
这是文明的说法,流氓的讲法自然也有,比如宫里的事我管,你要不听话,皇帝死后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皇后回答:如听从你的话,必死,不听你的话,也必死,同样是死,还不如不听,死后可以见祖宗在天之灵!
说完,她就跑去找皇帝,报告此事。
按常理,这种事情,只要让皇帝知道了,是必定完蛋的。
然而当皇后见到奄奄一息的皇帝,对他说出这件事时,皇帝陛下却只说了三个字:我知道。
[1562]
魏忠贤并不怕皇后打小报告,在发出威胁之前,他就已经找到了皇帝,本着对社稷人民负责的态度,准备给皇后贡献一个儿子,以保证后继有人。
皇帝非常高兴。
这很正常,皇帝大人智商本不好使,加上病得稀里糊涂,脑袋也就只剩一团浆糊了。
所以魏忠贤相信,自己的目的一定能够实现。
但他终究还是犯了一个错误,和当年东林党人一样的错误:低估女人。
今天的张皇后,就是当年的客氏,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不但有心眼,而且很有耐心,经过和皇帝长达几个时辰的长谈,她终于让这个人相信,传位给弟弟,才是最好的选择。
很快,住在信王府里的朱由检得到消息,皇帝要召见他。
在当时的朝廷里,朱由检这个名字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
朱由检,生于万历三十八年,自打出生以来,一直悄无声息,什么梃击、红丸、移宫、三党、东林党、六君子,统统没有关系。
他一直很低调,从不发表意见,当然,也没人征求他的意见。
但他是个明白人,至少他明白,此时此刻召他觐见,是个什么意思。
就快断气的皇帝哥哥没有丝毫客套,一见面就拉住了弟弟的手,说了这样一句话:
“来,吾弟当为尧舜。”
尧舜是什么人,大家应该知道。
朱由检惊呆了,像这种事,多少要开个会,大家探讨探讨,现在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突然收这么大份礼,怎么好意思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