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05(2/4)
无论是运气太好还是太早知道,反正他是回来了。
但在战争,尤其是败仗中,活下来的人是可耻的,李如柏终究还是付出了代价。
回来后,他受到了言官的一致弹劾,而对于这样一个独自逃跑的人,所有人的态度都是一致的——鄙视。
偷生的李如柏终于受不了了,在这种生不如死的环境中,他选择了自尽,结束自己的生命。
萨尔浒大战就此结束,此战明军大败,死伤将领共计三百一十余人,士兵死伤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人,财物损失不计其数。
消息传回京城,万历震怒了。
我说过,万历先生不是不管事,是不管小事,打了这么个烂仗,实在太过窝囊。
觉得窝囊了,自然要找人算帐,几路总兵都死光了,自然要找杨镐。
杨镐倒是相当镇定,毕竟他的关系搞得好,自他回来后,言官弹劾不绝于耳,但有老上级兼老同党方从哲保着,他也不怎么慌。
可这事实在是太大了,皇帝下旨追查,言官拼命追打,特别是一个叫杨鹤的御史,三天两头上书,摆明了是玩命的架势,那边努尔哈赤还相当配合,又攻陷了铁岭,几棍子抡下来,实在是扛不住了
不久后,他被逮捕,投入诏狱,经审讯判处死刑,数年后被斩首。
责任追究完了,但就在追究责任的时候,努尔哈赤也没歇着,还乘势攻下了全国比较大的城市——铁岭。
至此,辽东北部全部被努尔哈赤占领,明朝在辽东的根据地,只剩下了沈阳和辽阳。
看上去,局势十分危急,但事实上,是万分危急。
萨尔浒之战后,明军陷入了彻底的混乱,许多地方不见敌人,听到风声就跑,老百姓跑,当兵的也跑,个别缺德的骑兵为了不打仗,竟然主动把马饿死。
而由于指挥系统被彻底打乱,朝廷的军饷几个月都无法发放,粮食也没有,对努尔哈赤而言,此地已经唾手可得。
但他终究没有得到,因为接替杨镐的人已经到任。他的名字,叫做熊廷弼。
[1395]
熊廷弼,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熊廷弼,字飞白,江夏(今湖北武汉)人,自小聪明好学,乡试考中第一,三十岁就成为进士,当上了御史。
可此人脾气太坏,坏到见谁和谁过不去,坏到当了二十年的御史都没升官。
他还有个嗜好——骂人,且骂得很难听,后来连他都察院的同事都受不了,压根不搭理他,基本算是人见人厌。
但如果没有这个人见人厌的家伙,相信明朝差不多就可以收摊,下场休息去了。
万历四十七年(1619),萨尔浒大战后,在一片混乱之中,新任经略熊廷弼带着几个随从,进入了辽东。
他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开原还没有失陷,但当他到达辽东的时候,连铁岭都丢掉了。
等他到达辽阳的时候,才发现,明朝仅存的沈阳和辽阳,已几乎是一座空城。
他命令下属前往沈阳,稳定局势,叫来一个,竟然吓得直哭,打死都不敢去,再换一个,刚刚走出城,就跑回来了,说打死也不敢再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